他虽然打压太子,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太子和他的政见不和,虽然大体上父子两人没什么矛盾,但是细节处的不同可就太多了,即使太子是他亲手教导出来的。
但是毕竟太子是储君,不是他的起居郎,根本没有可能全部跟他保持一致。
要是太子所有想法都和他一模一样,那就说明白太子压根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康熙只会瞧不上太子。
没有主见的太子可比能造成威胁的太子死的更快。
再加上康熙年事已高,他在位已有五十年,按照爱新觉罗家的平均年龄计算,他再活还能活多少年,甚至于这两年他已经感受到精力不济了。
太子这么多年固然风波不断,可是他的地位着实稳固。
一个做了四十年储君的人,他的意义可和能够降爵的亲王不同,是朝堂和民间一个深入人心的符号。
康熙只是不愿意权力旁落,但是不代表他真就觉得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了。
很多时候施加给太子的冰冷压力只是他下意识的举动,都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
而胤祈的地位特殊,需要明白的是朝野上下都清楚大清周边是不安稳的,战争是一直存在的,准噶尔和沙俄不会一直蛰伏下去,大清的将领人才并不多。
胤祈这种属于战略性资源的将帅人才是十分珍稀的,所以康熙有意保护胤祈,他是相信他的能力也看中他的天赋。
如今同等能力的将军中,胤祈个人能力最强年纪最轻。
康熙甚至已经筛选好人准备重新给胤祈组建师傅团,教导他兵书。
兵法的灌输能让胤祈将打仗的能力、直觉系统性的总结出来,帮助他能更稳定的保持军事水平。
可是被有意排除在党争之外的胤祈却自愿站在太子身后,康熙的怒火最先冲向太子。
佟国维作为已经不上朝的老臣,同时还是皇帝的亲舅舅胤祈祷外祖父,他的愤怒也是冲着太子而去的。
胤礽是多么优秀的一个太子啊,他当太子这么多年固然也会有些小错误但是大体上从来没什么过错,监国之时如泰山之固。
可是这样一个太子竟然被皇帝忌惮,想想汉武帝和戾太子吧,一个疑心病重的皇帝伤害了多少人啊!
你赞同太子,死!反对太子,死!
什么?你中立?庸臣,死!
太子多么可怜啊,像是戏剧里面的悲剧人物,连胤祈都忍不住为哥哥感到憋屈,想要给他二哥的一点支撑。
呵呵……康熙心里冷笑,太子在玩什么手段以为他看不明白吗?
太子委曲求全,那压迫他的皇帝岂不就是天底下头一份的大坏蛋了。
康熙眨眼间就能想到胤礽的想法,他越是深明大义做的不出错,那些文人就越会激进的维护嫡系正统。
就连胤祈都这样想何况那些读书人了。
康熙偏不如人愿,他需要找胤祈说什么,胤祈偏向太子第一个生气的可不是他。
几十年的皇帝可不是白当的,康熙稳稳在乾清宫坐着,只是把胤祈的最先动向叫奴才传给了佟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