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小族长的奋斗 > 第89章 申请火器(第1页)

第89章 申请火器(第1页)

张恪见天儿的便跑去和刘长子沟通交流,但老实说,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收获。一方面,刘长子警惕性比较强,基本都不接他的茬儿;二方面,刘长子对他始终有敌意,哪怕只聊家常,都带着几分小心和抗拒。后来,张恪刻意聊些武学方面的事情,想着这种话题,对方总该有兴趣了吧?谁知道,自己明明很实诚的,刘长子却觉得他只是在吹牛逼。这让张恪都有点受伤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安顺城内外,暂时陷入了平静。朝廷一方,不再浪费力气,在外面做过多的骚扰动作,因为没有什么用。而叛军方面,也乐得如此,他们专心致志地待在城内,操练着军马,等待决战。

对张恪来说,唯一奇怪的事情,便是他早就向朝廷申请火器支援了,却迟迟没有送过来。他为此又行文催促了几次,但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有任何消息。虽然暂时不急着用,但这事儿终究还是有些不寻常的。因为不管怎样,西南平叛目前绝对是朝政的优先事项的,怎么会耽搁这么久呢?再说,无论是升平公主还是陈庆之,大家关系这么好,对于自己的事情,也不大可能会敷衍以对的。莫非,京城,出了什么事?

视线转回京城。陈庆之再一次来到火器营。自接到张恪申请火器支援的报告后,陈庆之已经多次来此催促了。本来以为这个事儿,并没有那么难办的,只是没想到,快半个月了,事情还是没办成。

当初,皇帝出于忌惮之心,不愿意将火器交予旁人,而是想要派亲近之人自己去掌管。为了此事,皇帝还几乎跟唐家翻脸。最终,还是皇帝的强势,迫使唐家妥协了,将有关火器的一切,上交给了皇帝。而后,便有了火器营。皇帝自然是不可能亲力亲为地去看着这个部门的。最终,火器营的主管是由内廷大总管汪直兼任的,但实际负责其日常事务的,则是赵无极。

本来,陈庆之以为这种事儿,跟汪直打个招呼也就成了,毕竟他是火器营的主管嘛。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便只是派了个人过去和汪直打了个招呼,请他酌情安排。没想到,手下却回来报告说,事情没办成。陈庆之一听,刚开始还误以为是汪直不满意他只派个手下去的缘故,于是便亲自上门去拜访。谁知道,汪直告诉他:陛下在成立火器营的时候,便下过旨意。任何一件火器,在出营之时,都必须经由皇帝亲自批复,否则便不予放行。

事儿呢,倒是问清楚了,但问题却还是没有解决。因为如今的皇帝,依旧处于昏睡之中,没办法给他批复。为此,陈庆之又去找升平公主。杨静姝自然不会不批准,可是,火器营的副主管赵无极却以不符合皇帝为火器营立下的规定为由,拒绝了他。陈庆之为此,当然是很不满的。可是,却也奈何不了对方,毕竟人家是遵从皇帝的旨意行事的。而皇帝虽然失去了意识,但他又不是不在了,难不成要他赵无极抗旨。特别是像火器这么敏感的东西,谁敢违规取用了?不用说火器了,即便是有谁违规持有铠甲、强弩等军用品,那都会被视为谋反的。所以赵无极拒绝此事,那也是理直气壮的。虽然,从品秩上讲,陈庆之大了他好几级,可是,火器营还真不归陈庆之所管辖的,甚至于监国公主殿下杨静姝的亲自过问,也都不好使。

所以,虽然张恪几次行文来催促,但这事儿却愣是办不成。除非推翻皇帝的旨意,强令火器营办理此事,可是,谁来担这个责儿呢?没办法,陈庆之不得不几次屈尊,来找赵无极交涉,不过,今日,他再次铩羽而归了。

在陈庆之骂骂咧咧的离开火器营后,赵无极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没想到,堂堂人朝兵马大元帅,居然拿自己毫无办法,甚至还屡次三番对自己低声下气的,爽啊!其实,给他们一些火器,也没什么。毕竟他们是有正当用途的,做好相关记录也就行了。再说,连升平公主都话了,自己哪会有什么责任的?之所以这么硬顶着,就是不愿意放出来,这还是出于宁王殿下的授意的。宁王不希望西南地区的事情,太快就解决了。甚至于他希望叛军能够给张恪等人制造更多、更大的麻烦和困难。而且若是叛军“争气”一点的话,“不小心”打败了张恪他们,那对宁王来说,便有了理由,好好的声讨一番当初支持张恪的杨静姝、陈庆之、唐龙、郭守敬等人了。即便不能因此就把他们怎么样了,但这些人声望大跌是肯定的。

宁王的这些政治算计,赵无极自然只能配合。只不过,他觉得这个事儿,找借口拖一拖,还是可以的,但最终怕是还得要把火器给到张恪的。平定叛乱这个大目标,肯定是不会变的,对朝堂上的一众官员而言,无论其政治理念、立场如何,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会希望西南地区恢复如初的。他们是不可能愿意看着叛军真正的挑战到朝廷的威严的,因为那也等同于在挑战他们的权威。难不成眼睁睁的看着一帮流民真的就这么改朝换代吗?那自家的利益还怎么有效的维护?只不过,目前来说,没有人会觉得,西南的那些叛军真能成事儿,所以就表现得不太在意。可是,一旦局势有变了,那大部分朝堂官员肯定还是会去支持平叛的事情的。这些事情,不难想明白,宁王自己也清楚。不过,在此之前,若是能给张恪他们捣捣乱,宁王还是不介意这么去干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边,陈庆之也已经有点失去耐心了。所谓:军中无小事。张恪申请火器已经这么多天了,居然还是没有搞定,这么耽搁下去,谁知道前线会不会因此出点什意外的?这个赵无极,实在可恶,若非他是老皇帝亲自任命的,以陈庆之的脾气,早就大耳刮子抽过去了。还有汪直,明明是火器营主管,偏偏诸般推托,就是不愿意帮忙。这老东西就是个墙头草,更怕承担责任,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期跟在皇帝身边,才养成了这种小心翼翼的性子的?

陈庆之已经懒得再跟他们掰扯了,他决定把这件事,提到朝堂上,进行廷议。次日,早朝,陈庆之将此事呈上,由满朝文武公断。毕竟事关平叛,大部分官员自然还是表态支持的。虽然确实是有皇帝下过的旨意,没有他的肯,不能放火器出营这一事实的存在。不过,皇帝如今的状况明摆着,是无法做什么的。因此,为了不耽误平叛的大事,也只能先将皇帝的这个旨意放到一旁了。所谓“事急从权”,大家对此都能理解的。

这事儿倒是就这么定下了,赵无极也没法再借口老皇帝的旨意,拒不运送火器去西南呢。可是,这家伙虽然不敢忤逆朝堂的决议,但在办事的过程中,却一直在用各种各样的小伎俩延缓火器的启运。以至于,整整准备了五天,这批火器才最终启运,往西南。赵无极的这种种作为,若只是偶一为之,或许还有得解释,比如说他严谨、比如说他只尽忠于老皇帝等等。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这样的事,便不得不令人起疑了。一根筋的人不是没有,但观赵无极此人,可并不像是这般死脑筋的人啊?如此的话,这人的立场怕是有问题的。不过,这事儿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办法弄清楚,如今还是要以国事为重,待以后腾出手来,再仔细地去查证了。

给张恪的火器,耽搁了二十多天,但到底还是送过去了。本来,此次平叛,并没有打算动用到火器的。然而,谁都没想到,安顺城居然沦陷了。攻守易形之下,他们也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变,那就是动用火器。对此,陈庆之等人也是理解的。安顺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池,大家还是心里有数的。想要攻克它,重新夺回来,确实是没有那么简单的。虽然,包括张恪、陈庆之等人在内,都不太想对自己的百姓痛下杀手的。可是,若不动用火器,光靠传统手段攻城的话,己方将士必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损失惨重的。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事儿也只能狠狠心呢。火器的可怕,大家都明白,若不是逼不得已,他们是真的不想用在百姓身上的。不过,有张恪在西南,他做事情一直都还算是有分寸的,相信他应该可以控制好事态的。当然,这毕竟是在打仗,战场上,有些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事儿也只能抱着最好的期待,做最坏的打算了。

宁王府。赵无极正在向宁王禀报有关此次向平叛军队输送火器的事情。

“为了拖延时间,属下已经竭尽所能了,经过此事,他们怕是已经开始怀疑我了。”

“怀疑就怀疑吧。反正,咱们的布局,也快完成了,已经无所谓了。”

“是。为了不引起怀疑,这批火器中,还是有一部分是没有做过手脚的。老实说,准备这些东西,可要比直接制造火器还要费时费力的。”

“嗯,做得不错。唉,终究那里离京城太远了,许多事情都只能靠估计,因此做起来难免会比较麻烦一点。对了,你那位义兄……,可不可靠啊?这么大一扁文章,可别到时候整出岔子来。”

“殿下放心。咱们是有心算无心,我义兄只需依计而行就成了,不必费什么脑子的。如今他已经实际掌控住叛军了,而且他手里毕竟还秘密掌握着火器,这要是还能输了,那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的。”

“哈哈哈,好好好。虽然这个局,过于繁琐、也麻烦了点。若依本王之意,有了火器,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一锅端了他们的。不过,你说的也对,那样做,过于暴虐了,于本王今后的声名有碍,实非上策。总之,若一切顺利,等本王登上大位,必然不会亏待赵先生的,哇哈哈哈哈。”

喜欢小族长的奋斗请大家收藏:dududu小族长的奋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