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举动让宝玉伤心了好一场,但这一次,连贾母都不在站他那边。何况王氏日渐焦躁,对他的功课逼得紧,所以宝玉径自伤感一回,也就渐渐歇了心思。
就这么闹了小半个月,卫若兰总算好转了。
这边,迎春看外边天气好,暑热也还没上来,就将卫若兰搀到窗格子旁边透透气,这有一株长得极好的石榴,此时果实已有婴儿拳头般大小,胖嘟嘟圆滚滚的甚是可爱。
两人笑看着说些家常话,远远地看去,就宛如一对神仙眷侣。
突然,卫若兰对迎春说自己很想吃她之前做过的一味粥,别人做的都不是那个味道。迎春不疑有他,就想陪着卫若兰看完太医就去做。
没想到卫若兰笑着说如今已不妨事,太医来了也就是老生常谈,还催着迎春快去,说他病了这么些日子,嘴里没味想的很了。
这么一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公子殷殷恳求,迎春立刻丢盔弃甲,利索地去洗手做羹汤。
却不知这边卫若兰目送她走远后,立刻换了一副脸色,将太医喊到跟前,开门见山地问:“你之前说的那法子,如今还来得及吗?”
太医一时没反应过来卫若兰说的是什么法子,待缓过神来后,不禁微微睁大了眼睛躬身道:“伯爷既然想治,就来得及!一概东西往年就已预备下了,只是——您真的想好了吗?”
太医说的法子是一种极致的治疗手段,过程会让病人吃好些苦头,非常考验患者的意志力。但一经治疗后,卫若兰可以比现在多活好些年!
卫若兰原先不肯,就像他说的,福祸寿数皆是天定,何况他对这世间并没有执念。
当年卫父忍耐过诸般痛苦后,不也没几年就撒手人寰了。留给寿康郡君深刻且持久的痛苦,暗地里,卫若兰甚至怀疑过父亲这么做的意义。
所以当初太医对他提出同一个治疗方案时,他没有多加思考就拒绝了。
卫老太太疼他,在亲眼见证过儿子的痛苦后也不忍心苛求他。虽然伤心,但并没有过多地干预他的选择。
太医本以为这法子不会再用时,没想到卫若兰却改了主意。以一个医生的角色来看,他自然十分希望卫若兰积极治疗,所以意思意思问完那一句之后,他就乐滋滋地回去做准备了。
卫若兰本来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这么样了,不想此刻却突然有了强烈想要偷生的想法!
也许是从他自昏迷中醒来时就改变了想法。
当那一束略微刺眼地阳光打在床边熟睡的人眼睛上,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眼见着就要醒来。
他费力地抬起手挡住了那一束调皮的阳光,照在手掌上有着略微刺人的热辣。
就在那一刻,卫若兰突然生出强烈的渴望,他不甘心这只遮住阳光的手换成别人的,他想活下去!
冯紫英打的主意,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他虽然体弱,但是脑子还在。这些年虽说不当职,但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他也没少给周高昱在出谋划策。朝堂上的事,略微想一想就明白了。
冯紫英知道自己没法娶心上人,就想到了自己。想借着以往的恩情给故人求得一处庇护所。
他这不成器的身体还能有这么一番用处也是好事,何况冯紫英并不令人讨厌,卫若兰就点头答应了那次十分荒唐的“相亲”。
但是卫若兰也有要求,他卫氏娶妻,是要将姑娘正经娶来作为宗妇的。他卫若兰的妻子,无论前事怎样,都不会作为谁的附属品等人垂怜!
等他百年之后,若迎春愿意,卫若兰会交代好后事,不令人阻碍、为难他们。
可若她不愿意,冯紫英也不许强迫;更有甚者,在卫若兰离世前,冯紫英不许再见迎春,也不许有任何的书信往来。
这是防着冯紫英行事不防头,给彼此带来麻烦……
但说白了,这不过是一份君子协定。卫若兰没把冯紫英拖拖拉拉的深情看在眼里,可娶人家一回,卫若兰还是愿意多说这两句,希望迎春将来有一份好结果。
这是卫若兰先前的想法,他现在后悔了!
“冯紫英不适合迎春”卫若兰心里想。其他的暂且不说,竺氏那位姨母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冯紫英又公务繁忙,迎春难道要在后宅里和她纠缠一辈子吗?
闲的时候,卫若兰把自己身边适龄的男子都想了一遍,以往还算看得上的人,此时处处都有毛病,谁都不能让他放心!
卫若兰想活久一点,他想:我得替她好好挑一挑——
手起
卫若兰要治病,卫家三口主子就一齐搬到了郊外庄子“长夏里”住着。
从始至终,卫若兰都并未告诉迎春这次治病的凶险之处,甚至动身前还真诚地问迎春要不要留在京中帮衬贾家,仿佛这次离京和往年一样,只是寻常的疗养。
好在迎春并没有多加思考,就决定和卫若兰一齐出发。
贾家的事就那样了,老太太身边有黛玉陪着,其余诸人都有家有口的。
迎春说是帮衬,可贾府现如今的难处,仅在于贾妃死后,头顶的钢刀不知什么时候落下来罢了。
迎春作为贾家的姑奶奶留在京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帮着众人壮胆。但迎春相信,他们当初既有胆子仗势欺人、贪赃枉法;如今就同样有胆子直面风暴。
所以迎春可以说是走的非常干脆,除了留下人随时看护黛玉,预备着她有消息传来,京中的事可以说是全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地陪着卫若兰养病。
没法帮卫若兰承受痛苦,迎春能做的只有陪伴。前些日子卫若兰一夜一夜地疼出冷汗,迎春就那么静静地守着他,帮他细心地擦掉身上疼出来的冷汗;等卫若兰精神稍好些,就找书来读给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