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唱完文天祥的第一出戏,苏瑾不曾停歇。
完成感动万人成就后,马上起新剧,推剧情。
依旧是标准爽文套路。
遵循的是个起承转合路子,讲述文天祥以惊艳之姿成为状元之后,入仕做官遇到新的问题麻烦,继而装逼打脸的故事。
而凸现文臣的戏中,往往都以“骂战”作为剧情高潮。
譬如苏瑾前世那场有名的骂战【诸葛亮骂王朗】,就是大大有名。
每每想起,脑子里都会中毒般出现那鬼畜画面与洗脑般声音。
文臣,特别是在朝为官的文人,嘴战实力是相当重要的。
有关文天祥的第二出戏,便也是以朝廷骂战作为故事核心展开的。
而作为才情惊艳,临场应变一绝的文天祥,他的骂人水准也着实一流。
加上一身正气,由苏瑾演绎出来,更是一绝。
那字字珠玑的骂人言语改成戏词,更是唱的听众们极为上头。
最主要的是,文天祥骂的就是那些贪婪无度,藐视百姓的权贵狗官。
骂的字字诛心,句句入耳。
也令得看众们代入感极强,异常过瘾。
开庆元年,蒙古大军分兵三路,再次大举南侵。
当朝宦官权臣董宋臣建议天子再次迁都。
这已经不知是宋的第几次迁都决议了。
听众们一看这剧情也自来火。
台下师大帅攥紧了小拳拳,想到了非常不开心的事。
灵魂中一直纠缠着她的源自祖宗们的怨念,也被点燃。
该说不说,爱上看戏的或许也不止师大帅一人,那些源自史家的残念,似乎也成了戏迷。
而戏中,董宋臣位高权重不说。
当朝提出迁都之事,要说没得到天子示意做嘴替,说出去也没人信。
满殿之臣,在宋这个国度是见过杨家将下场的,也见过宗泽的悲剧。
岳武穆的血,可还没干!
秦桧却得了个善终,被宋高宗追封为申王。
忠烈不得善终,奸佞死后封王。
这抽象的一幕幕在这个国度不断上演,便是最好的引路牌,告诫着后面的文臣武将们该去效仿谁。
故而,朝臣们犯不着,也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多说什么。
一起赞同就对了,何必多嘴?
他们本也被蒙古铁骑吓破了胆,能逃,能继续南渡,能接着享受自己的荣华富贵,不香吗?
谁愿意去做那注定没得好下场的忠臣良将!
这一幕,又与当前大齐的官场何等相似。
台下的观众们看着台上的一幕幕,心中便也生出一种近乎窒息的绝望之感。
唐大帅凝眉,师大帅骂娘,众兵将不敢造次,却也恨得牙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