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
这日,宇文顺吉步入堂中,人未到,声已至:“法师,昨晚朕心有所惑,特来求教。”
寒遂法师轻轻抬手,示意皇帝落座,道:“陛下心怀苍生,又有向佛之心,乃是我佛门之幸。今夜,不妨敞开心扉,共论佛法。”
宇文顺吉点头,目光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朕闻禅宗思想深邃,直指人心,这份超脱与深邃,让朕心生向往。禅宗,究竟是何等模样,朕愿闻其详。”
寒遂法师微微一笑,声音平和而深邃:“禅宗,乃佛教中一支独特流派,它讲求不立文字,意在摆脱文字束缚,直接传授佛法精髓。教外别传,意味着禅宗之道,非经传统教义传授,而是通过师徒间心传心授,直达心灵彼岸。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禅宗的核心,它强调顿悟,认为人人心中皆有佛性,只需去除妄想与执着,便能明心见性,证得菩提。”
宇文顺吉闭着眼睛,听着寒遂法师缓缓道来,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没有繁琐的教条,没有文字的枷锁,只有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他感受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智慧,仿佛在这一刻,他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和与喜悦。
“原来如此,禅宗之道,竟是如此直接而深刻。”宇文顺吉缓缓睁开眼,眼中闪烁着新的理解与感悟,“去除妄想执着,明心见性,这或许正是朕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寒遂法师微笑着点头,仿佛看到了宇文顺吉内心世界的转变。“陛下能有所悟,实乃禅宗之幸,也是苍生之福。愿陛下能以此次对话为契机,深入探索禅宗之道,最终证得无上菩提。”
宇文顺吉听后,眉头微蹙,眼中闪烁着对禅宗更深层次的好奇与探索之光,他缓缓开口:“法师所言极是,禅宗之道,确实令人向往。那么,朕想再问,天下禅宗,派别繁多,各大派别的佛学理论,又有何异同之处呢?”
寒遂法师轻轻捋了捋胡须,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时间的迷雾,直达佛教历史的深处。“陛下所言极是,禅宗虽以顿悟见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形成了诸多派别。这些派别,虽同源于禅宗,却因传承、地域、师承等因素,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理论与修行方法。”
“例如,南宗禅宗,以慧能大师为代表,强调‘即心即佛’,认为心外无佛,佛性本自具足,只需去除妄想执着,即可顿悟成佛。而北宗禅宗,则以神秀大师为代表,主张渐修渐悟,认为必须通过长期的修行与努力,才能逐渐去除烦恼,明心见性。”
“至于其他禅宗派别,如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等,虽各有特色,但皆以禅宗顿悟为核心,只是在修行方法、禅风禅韵上有所不同。如沩仰宗强调‘圆融无碍’,临济宗则以‘棒喝’著称,曹洞宗则讲究‘五位君臣’等。”
“至于其他佛教流派,如净土宗,主张信愿行,往生极乐;唯识宗,则深入剖析八识,探讨心识奥秘。这些流派,虽与禅宗在修行路径上有所不同,但皆以解脱生死、成就佛道为最终目标。正如百川汇海,虽来源各异,终归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