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芷一直好奇合葬人的身份,但目前还一直都在清理墓葬外围的陪葬品,尚未开棺,文献也来不及细看。
大家都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和疑问,有条不紊地清理着从墓葬中起出来的陪葬品。
因为时间紧迫,加之冬天也快来了,为了不在天寒地冻中劳作,大家把工作任务安排得非常重,先清理,再研究。姜芷跟着大家没日没夜地干了两个月,终于从墓葬的文献中得知了合葬人的身份,竟真是贴吧中有人提到过的大明家大航海家闵悉!
得知这个结果,把一干考古学家惊得下巴都快脱臼了。虽说历史上盛行南风的时代不算少,但像这样堂而皇之地合葬的,在考古中还是头一回见,更何况还是历史上两个名人。
这也就能够解释得通,为何这个墓葬陪葬品的规格数量远云霁的身份了,那是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墓葬。
这个消息足以震惊历史界。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云霁与闵悉合葬墓的信息也逐渐被报道出来。这个消息不仅在史学界引起了轰动,在各大媒体上也引起了轰动,甚至还上了热搜。
云粉更是跟过年一样热闹,各路沉寂已久的账号都纷纷冒泡,专业的业余的,各抒己见,令人大饱眼福。
姜芷最近忙得昏天暗地,唯一的消遣便是上网刷刷帖子,看各路大神散思维,偶尔也亲自下场去留言。
“哈哈哈哈,云霁和闵悉的合葬墓!合葬墓啊!从古至今,除了夫妻,还有谁能合葬?谁能理解我的快乐?嗑cp嗑到真的了!!!我为云闵疯狂打ca!”
“cp粉简直太幸福了有木有!我的cp太对得起我自割腿肉的赤诚了![泪流满面jpg]”
“幸福来得太突然,我都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
“楼上的醒醒,合葬就一定是夫妻吗?说不定就是单纯的关系好呢。”
“楼上的一看就没文化,从古至今,只有夫妻才能合葬。他俩的关系还用质疑吗?这可是考古专家给出的结论,官方认定的夫夫!”
“虽然能理解你们这些乐子人喜欢八卦的心理,只有我关心墓葬出土的文物和文献吗?史学界有一种说法,万历中兴的关键人物除了张居正和云霁,闵悉也要算一个。这次他俩的合葬墓被现,是不是可以证明这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里边的陪葬品已经证明了,不知道墓中出土的文献能不能加以证明。”
“楼上说到重点了,我一直觉得闵悉就是万历中兴的关键人物。他把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些高产作物从欧洲带回中国,又明了自行车、蒸汽机、内燃机等机械提高生产力,还领航出海现了南洋大陆,为大明解决了财政危机。如果说张居正为大明续命了七十年,那剩下的五十年则是闵悉和云霁续的。他简直就是bug一样的存在,我怀疑他是个现代人穿越过去的,他的思维绝对是前的。如今看他和云霁的关系,说不定连云霁提出的那些政策也都跟他有关。”
“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觉得闵悉太不像个古代人了,他见识太前了。可惜他没中进士,学历限制他不能做大官,否则也绝对能进内阁。说不定他进了内阁,内阁大臣就没云霁什么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们未免把闵悉看得太重要了吧,他也就是个低品小官而已,连内阁都没入,怎么可能跟云霁相提并论!居然还搞拉踩!”
“楼上的别歪楼啊,少拉踩。云霁和闵悉都合葬了,他们关系绝对不一般,你这么离间人家两口子,你问问人家答应吗?”
“就是,人家这叫夫唱夫随。不管谁的功劳,都是人家两口子的事。”
“我也有点认可闵悉是穿越者的说法。这次云闵墓出土了那么多现代机械,说闵悉是现代机械的鼻祖没有异议吧?”
……
关于闵悉和云霁的讨论还有很多,姜芷也没法一一去看,她当务之急还是研究云闵合葬墓出土的文物。
对历史研究者来说,最重珍贵的出土文物是文字。这是研究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姜芷预估这次考古会有重大现,因为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考古界有个说法——“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北京地区干燥,而明朝中后期距今也不过四五百年,因此云闵墓中的文献资料绝大部分都保存得十分完好,这也是姜芷兴奋的原因。
跟着老师们没日没夜地忙到期末,姜芷终于喘了口气,心中的大石也放下了,墓葬中出土的文献资料太丰富了,她的毕业论文终于有着落了。剩下几个月,她需要好好把资料归类,梳理成册即可。
出土的文献中,不仅有墓主常看的各色书籍,也有不少墓主人的着作:云霁的诗文集、策论政见、札记等;闵悉倒是没有什么诗文,但他写了不少游记,主要记述的是他在海外的见闻,还有他绘制的机械图稿以及海外堪舆图。
这些内容对姜芷来说,可谓是如获至宝,对研究云霁的生平轨迹、思想变化等等,都是第一手资料。
姜芷看完所有的文献资料,决定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加上一个章节,专门论述闵悉对云霁的影响。因为她从云霁的着述中,不止一次看到云霁提及与闵悉进行思想和政见交流。闵悉和游记中也有相关的交流,只是比较少。这说明现实中两人的相关交流只会更多,彼此影响肯定少不了。
除了这些,在墓葬的坑道中,还现了一篇刻在石板上的墓志铭,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篇祭文,因为内容与格式不能严格算是墓志铭。这篇祭文保存完好,总字数一共一千二百零二字,作者是云霁的弟弟云霖。
跟墓碑上只写了云霁名字不同,祭文的内容则记录了云霁和闵悉两个人的生平和评价。
云霁与闵悉都逝世于万历四十八年五月,闵悉在云霁去世七天后病逝,享年七十岁。依照二人遗愿,合葬于一起,闵悉不留碑。
万历得知两人辞世的消息,泪洒当场,下口谕准许其二人合葬。同年七月,万历驾崩。
祭文中清清楚楚写到了云霁和闵悉这对结义兄弟相依相伴的深厚情谊,作者写到了两位兄长从儿时的陪伴写到少年的教导,再写到成年后的照拂,情真意切,读之令人动容。
祭文里也记录了一些两人相处的小事,看似寻常,却无不彰显出他们的默契与亲密无间。虽然没有点明他俩的关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意思却是不难看出,云霁和闵悉相互扶持陪伴了对方一生,他们是生死相依的朋友、亲人,更是亲密无间的爱人。
墓葬中出土的文献中,最珍贵的肯定不是这篇祭文,但姜芷最喜欢的则是这篇祭文,她将这篇祭文反反复复地看,几乎都快背下来了。
她在心中做了个决定,等她的毕业论文答辩完成之后,她要为云霁和闵悉两个人写一本传记,以记录这两位大明传奇人物波澜壮阔又缱绻温情的一生。
喜欢大航海时代:中华美食横扫欧洲请大家收藏:dududu大航海时代:中华美食横扫欧洲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