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这个态度,却瞬间给各朝代皇帝,特别是北宋的那几个脑子正常的拉响警报。
不妙,事情不太妙。
宋朝。
赵匡胤看着自己每期天幕都有预备的太医,暗暗松了口气。
很好,命保住了。
宋哲宗握紧手中的保命药丸,又看了看底下的太医,和被自己阉了的好弟弟,冷笑。
他可一直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怕什么。
来吧,他已经做足了心理建设,不会再晕倒吐血了!
……
[咳咳,他赵构,北宋九皇子,从出生起就是身份尊贵,如鱼得水,更是文武双全,人人艳羡。
可谁想到,一朝遭逢巨变,山河破碎,各地狼烟四起,大宋山河摇摇欲坠,敌人正在家门口,叫嚣质子。
他赌上皇子尊严,挺身而出,大胆为质,本以为这样,就能保大宋山河无恙……]
虞美人情绪爆满激昂,说话抑扬顿挫,众人又都知道北宋末年是个什么情况。
但他们现在,最大的心情就是:迷惑,还是迷惑。
天幕现在说的这个人,真的是之前铺垫了那么久,比肩徽钦二帝的那个赵构吗。
虽是这样怀疑,但他们依旧不敢放松半分警惕。
天幕可是最喜欢阴阳怪气了。
稳住,现在放心还是太早了。
南宋。
赵构却是一改刚才愤怒,面露满意之色。
没错,天幕之前讲的,哪有可能会是他吗。
也不看看他拿的剧本是是什么。
质子——秦始皇。
这不注定要他实现统一的吗。
再建大宋——汉光武帝刘秀。
天选之子说的就是他好嘛!
前方大送,神鬼禁行
[在《续资治通鉴》中,“资性郎悟,好学强记,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的是他。
康王入,毅然请行,曰:“敌必欲亲王出质,臣为宗社大计,岂应辞避”的,也是他。
是的,是他是他都是他。
但意外陡生,勇敢的康王赵构怎么也没想到——
正是因为他的勇敢,拯救了他的性命。
金人心想:不都说宋朝皇帝最是胆小如鼠、不堪一用,这人怎如此勇敢,断不是宋帝血脉。
就这样只身为质子的康王赵构,被金人赶了出去,开启了他“戎马一生”的“峥嵘岁月”。]
宋朝。
赵匡胤眼睛瞪大,几乎是难以置信的看着那个“金人心想”后面的内容。
果然,就不能对天幕掉以轻心,看看,这不就露出破绽了吗。
什么叫“宋朝皇帝不都是胆小如鼠、不堪一用吗。”
不过……
嗯,想到他弟弟那一脉干的好事,再想想“靖康之耻”,就突然无话可说。
可话说回来,直到这里,这个赵构不都还挺正常的吗。
他对天幕的评价还是挺信任的,所以,他是真的好奇,这个赵构后面到底是干了什么,才能落得个这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