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番外 > 第720章(第2页)

第720章(第2页)

不要觉得这不重要,这可是一场技术的大突破,是全新的技术。

龙首渠是一引洛渠道,它始建于西汉武帝年间,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也是首创工程。

我们看地图,这条渠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蒲城、大荔一带田地。

其中,渠道是要经过商颜山的,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

所以,汉族劳动人民怎么办呢?

他们动用了自己天才的脑瓜,发明了井渠法,让龙首渠直接从地下穿过商颜山,让这条渠完全打通,并它还是今洛惠渠的前身。

汉朝的劳动人民又聪明,又勤劳,又厉害,虽然建成后并没能成功使用,我这里剧透一下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井渠未加衬砌,井渠通水后,黄土遇水坍塌,因而导致工程的失败。

但我还可以剧透更多,比如在北周保定二年至唐朝这段时间,著名水利家姜师度在这广带重新兴建灌溉工程。

最后“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两千余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

啥意思呢,就是在姜师度重新规划了一下,不仅引洛,而且引黄河水灌溉,效益更加显著。

此后引洛水灌溉相沿不断,解放后洛惠渠进一步扩展,灌溉面积增长至六十余万亩。

是说龙首渠的建成,使4万余公顷的盐碱地得到灌溉,并使其变成“亩产十石”的上等田,产量增加了10倍多。

还有呢,这段穿过商颜山的地下渠道长达5公里多地下渠完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

然后啊,直到今天,新疆人民在沙漠地区仍然用这种井渠结合的办法修建灌溉渠道,叫作“坎儿井”,中亚和西南亚的干旱地带也用这种办法灌溉农田。

意思是,西汉首创的井渠法不仅是我国瑰宝,更是世界的瑰宝。

牛逼大发了!]

汉武帝篇(9)你是狗吧

虞美人说这话时,语气激动,眼神更是亮闪闪的。

让天幕下众人有种恍惚那些人要真在虞美人面前的话,会被她疯狂抛高高的错觉。

但该说不说,这种正面到热的回馈,让那些听见没有成功还有些垂头丧气的人,瞬间感觉被激励了。

嘴角疯狂翘起的同时,也感慨,虞美人的直球,简直恐怖如斯。

汉朝。

汉武帝却是若有所思。

天幕在讲自己,无论心中有多少想要抗争和吐槽的声音,刘彻听得还是十分认真的。

他现在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能不能借鉴一下后世成功的案例,了解一下姜师度是如何解决井渠通水后,黄土遇水坍塌的问题的。

毕竟按照天幕的说法,这谁听了不心动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