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连姓名都不愿意喊,那可能就是……宋缺还没有经历过这个,却是也拿不出标准来。
不过对于这些情况,宋缺都可以用上这个绝招。
事实证明及时认错确实比嘴犟要好得多,至少桃夭已经没那么生气。
除了认错,宋缺还有一大优点也是被桃夭亲自培养出来的——那就是懂得赞美妻子。
“夫人,你真美!”
这条流光溢彩的衣裙穿在桃夭身上确实是美不胜收,甚至在阳光和烛光下都隐隐约约有宝石特有的光彩被透出来。
衣裳衬美人,而美人也衬衣裳。
穿着新衣的美人娇艳欲滴,着实是美到让宋缺看得目不转睛,同时天刀亦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再战几个回合。
但美人更想做的是月下散步,再吟诗作对行那风雅之事,方才是不辜负这番美景。
当然在风雅之事要进行前,必须就是要把这身衣裙收好,可不能辜负别人的一番好意。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天刀杀海棠。(2)
【龙有悔】完
宋阀主和夫人日夜恩爱,不出一年便生下一女,起名为宋宝华,小名猗猗,出自《诗经·淇奥》,意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两年后再添一子,起名为宋宝衡,小名唯唯,出自诗经《国风·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唯唯。’寓意自由热烈。
而当岭南宋阀主有了子嗣之后,隋帝杨坚就更是郁郁于未能平定和收服岭南一事,再加上他的几个儿子还争锋相对党争不休,实在是让隋帝感到身心疲惫。
外有岭南宋阀在虎视眈眈,内有宇文阀和关中李阀心怀鬼胎忠奸难辨,甚至连皇后的娘家独孤阀也在储君之争中掀风起浪。
隋帝有九个儿女,五儿四女,皆为皇后独孤氏所生,纵使后宫尚有嫔妃,但因皇后善妒和隋帝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皇子公主皆为帝后共同血脉。
这也是隋帝当初获得独孤阀鼎立相助的交易条件之一,杨坚自认为也是履行得很好。
至于太子之位,不管是按照祖宗礼法嫡长子继承,还是为安抚天下臣民,他与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杨勇都是最好的选择。
但近年来,随着太子所作所为越发放肆,甚至隔个两三日就有大臣上奏弹劾,而且连发妻独孤伽罗也时常在自己面前夸赞二子杨广,不喜长子杨勇,隋帝心里想要改立太子的念头就更强烈了。
其实前些年太子妃暴毙一事,隋帝心里也是知道点内情的,毕竟当初在世家贵女行列挑选太子妃时,容貌品行得是上等,身体康健自然也是很重要。
被选择的元氏祖上从西魏开始就世代为官,出身官宦世家的元氏,更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教养的熏陶。
不论品貌还是家室,元氏都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
而且太子妃元氏贤良淑德又孝敬皇后,很是受皇后喜爱,这也让隋帝很是满意。唯一让他不满意的就是太子妃性情太过温和,又没有什么手段可以管得住太子,反倒是让太子在女色一道上更加肆无忌惮。
不过男人好色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到了宠妾灭妻,甚至是亲手打死正妻的地步,就实在是过于放肆和糊涂了。
可这是亲生的儿子,又不是从外面捡来的,于是为了将太子保下来,隋帝选择睁着眼说瞎话,给元氏之族开出了无法回绝的好处,这才让元孝矩不深究他女儿的死。
有隋帝的亲口之言和圣旨明令下来,曾经能骑马打球的太子妃就得了个突发重疾而亡的结局。
而在太子妃去世后没几年,隋帝就又开始琢磨给太子再娶一个新的太子妃,这简直就是在踩世家大族的脸面。
毕竟世家养女,就是为了一家有女百家求,大多起到联姻通婚的作用。这可是世家大族永不倒的原因之一,自然是不可能知道天子那里就是个火坑,都要将女儿推进去。
一方面世家大族都要脸面,这样子做岂不是要被人骂卖女求荣?也不看看那元孝矩的现状,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时候面子还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方面就是聪明人都知道太子成不了大气候,指不定明年就因为又做出什么荒唐事被废掉太子之位,那他们自然是不能为了一个废太子赔上一个辛苦培养了十几年的女儿。
在隋帝因为太子婚事而感到头疼时,太子又跳出来说要迎娶冯太守冯仆的女儿。
这下子不仅是大臣们觉得太子不好,连隋帝都觉得太子不好了。
——最好美色的儿子突然就要娶一个远近闻名的丑女,别是受什么刺激了吧?
还有冯仆可是几次三番在朝堂上弹劾太子的各种过错,简直跟鸡肉里挑骨头一挑一个准,完全就不是太子党的样子。
这种时候太子突然要求迎娶冯仆唯一的女儿,也是唯一的独苗苗,杨坚很难不怀疑这是太子想要报复冯仆的一种办法。
于是隋帝都不用思考,直接就拒绝了。
但太子后面格外坚持和吵吵嚷嚷的行为,简直让帝后二人都把太子宫里的云昭仪给看顺眼了。
——之前为了这个云昭仪,太子直接就宠妾灭妻,打骂太子妃元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确实已经在琢磨废黜太子这件事的隋帝也摆烂了,直接让皇后给那云昭仪升侧妃,暂管太子宫里的各种事务。
而后几年,因为隋帝逐渐年迈,再加上还有二子杨广在一旁日夜不休的尽孝心,太子则是一副依旧沉溺于女色里,不仅无酒肉不欢,还夜夜笙歌,当真是让帝后失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