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刚刚被抢过的明朝百姓又抢了一遍,手段之残忍,比蒙古人更甚。但百姓们惨烈的状况,嘉靖和大明内阁根本就不在意,他们下令让诸将皆坚壁不战,不一矢,任由俺达兵在城外肆意焚掠,这场血宴整整持续了八天。】
“这老道说的是皇帝?又一个求仙问道的,哎……”
“这仇鸾和俺达是一伙的吧,让转移阵地,转移到皇帝老巢了。”
“这……他们不是勤王的吗怎么自己还抢起来了?”
“看别人抢的带劲,自己也抢?还扮成蒙古人,真是让小爷我大开眼界。”
“这大明百姓惨啊,刚被敌人抢一波又被自己人劫掠一波。”
永乐
朱棣气笑了“蒙古、鞑靼真是好啊,看来朕还是没把他们打服!这个嘉靖怎么上位的,什么也不管,内阁野史,都疯了吧。”
【庚戌之变期间,诸州县报,所残掠人畜oo万,杀够、抢够、烧够的鞑靼们,一直将掠夺的财物摞到马匹驮不动,才扬长而去。而在这场堪比土木之变的奇耻大辱里,参加完武举会考的戚继光,被任命为了守卫京师九门的棋牌官,然后他向兵部分条陈述了抵御贼寇的十多条方略,均被采纳,并被刊印成册,分朝廷内外,让各个将士学习领会。
很快,指挥才能出众的戚继光,被兵科给事中王德等人看中,上疏举荐。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升任官署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等二十五个卫所。倭寇的梦魇,戚老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终于要开打了吗!”
“把他们打灭种才好呢。”
嘉靖
满面油污的船夫正往船上搬运粮草,嘴里嚷着:“这倭寇!前年春上抢了我兄弟三条船,人全没了!如今儿有了戚将军,定要叫他们血债血偿!”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戚将军才能来帮助我们,我到时候一定要追随他!”
【戚继光上任后意识到,他手下的各个军队卫所早已经烂到根了,军营里面身强体壮的士兵们已经下海的下海,上山的上山,只剩下了一群老弱残兵在卫所里延挨度日,且纪律松弛,每日不出操不训练,根本无法作战。
于是新官上任后的戚继光决定振饬营武,整刷卫所。很快,戚继光就找到了第一个立威开刀的目标,对不起了,舅舅。
当时戚继光的母舅正在戚继光麾下当职,常常仗着自己是长辈,不听调遣,不守军营内的规矩。然后戚继光就当着全军,让军法官给他舅舅按到地上,来了一套孝之大法。底下的军士们一看,戚继光连他亲舅都能下得去手,那更何况是他们,纷纷守起了规矩。
而这时的戚继光,正在以外甥的身份给舅舅赔礼道歉,舅舅看到戚继光这个样,吓得立刻原谅了大外甥,并保证不敢再犯,这一通军棍给舅舅打明白了。他知道再有下回,他面前这个一脸愧疚的外甥,会眼睛都不眨的,把他的脑袋挂到营帐外的大旗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以儆效尤,可不能让那群人以为戚继光是个软柿子。”
“立威,多正常啊,不过这小子拿娘家人开刀还挺勇。”
“就应该这样,不能仗着关系就作威作福,那军营可不乱套了。”
【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调去了浙江,任浙江都司佥事,负责管理当地屯政。然后他见到了他的主管领导胡宗宪,胡宗宪这个人很难讲,他舍小义、守大义,能办事、能整人。虽然他投靠严党,交构太监,行贿受贿,搜罗各种奇珍异物,讨龙椅上的老道欢心,但他是个好官。
他先将东南沿海跟倭寇勾结的巨盗,汪直等人诱杀,然后又一个人在朝堂和地方的各种势力中斡旋。他极其圆滑地将严嵩派来监督加捣乱的工部右侍郎赵文华,玩弄在股掌之中,并通过严党给的权力之便,先后培养重用了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甚至可以说,在整个抗倭斗争中,胡宗宪有着历史性的贡献,有的人虽然站在污水里,但头顶着太阳,而戚继光很快也将一脚踩进,这个被清流们所唾弃的污水之中。
但只要能剿灭倭寇,什么狗屁清明,他们都不会在乎。嘉靖三十五年,胡宗宪频繁给老道上书举荐戚继光,在和戚继光共事的这一年里,胡宗宪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就是终结倭患的那把最利的刀。嘉靖于是升任戚继光为宁绍台参将,让其防守倭寇出没频繁的钱塘江以东地区。一个月后,oo倭寇进犯浙江龙山所,于是戚继光带上数千明军前去交战,可戚继光没想到的是,倭寇居然一个冲锋,就将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明军冲垮,眼瞅着戚参将的第一战就要以失败告终时,戚继光连三箭,射杀了三名倭寇领,将倭寇吓退。】
“行贿受贿这样也能算个好官?”
“嗯……确实很难讲啊,说他是好人吧,干的也没多少好事,说他是个坏人吧,为了民族大义也付出了不少。”
“看人也不能光看一面啊,只能说他为国家大义做了不少,但对百姓来说不算好。”
“这明军这么差劲,上千对八百都干不过?”
“啧啧,这大明算完了吧,除了几个好官什么也没有。”
“好箭!妙极了!”
“哈哈哈,这三箭就把倭寇吓退了,这倭寇还是个外强中干的货啊。”
【这一战纯纯是靠戚继光的个人能力扭转的战局,没过多久,倭寇再犯龙山所,但戚继光这回不是一个人扛着全队输出了,因为俞大猷来了,东南的海疆迎来了历史性时刻!“俞龙戚虎”组合秀开始。
在浙江巡抚阮鄂的督领下,曾经一根棍棒通少林的俞大猷跟戚继光,还有台州知府谭纶一起并肩作战,三战三捷,连败倭寇。但之后明军追杀倭寇到雁门岭时,被倭寇打了埋伏,卫所兵再度上演了“闻鼓则退”的丑态,只有戚继光和谭纶的本部兵马坚守不动,稳住了阵型。】
“三战三捷!我们终于赢了!打赢了倭寇!”
“这卫所兵不行啊,怎么只想着逃跑。”
俞大猷摸着手中的棍棒“俞龙戚虎,还真是期待与他的见面。”
“每个朝代都不缺猛将,明君难得啊。”
“有这两人,大明的倭患也不足为惧,唯一担心的就是这皇帝会不会拖后腿了。”
“你这说的不会是那宋朝的赵构吧?”
“诶?我可没说是谁。”
【倭寇看占不到好处,便撤军而去,戚继光这回彻底的意识到,卫所兵已如虫蛀梁木,欲靖海疆,当铸新军。嘉靖三十六年,戚继光写下《练兵役》准备呈给上司胡宗宪,周围的同僚们听说后哄堂大笑,都说抵御倭寇的事儿由督抚大人主持,哪里轮得上你讲话?而且没听说过倭寇能被彻底剿灭的,咱们只需要等他们抢够了撤退时,在海上偷袭,来波黑吃黑,到时候吞下财货,再用战功抵罪,岂不美哉?
戚继光没有理会他们,坚持着把《练兵议》呈了上去,但等胡宗宪看完,却把谏书直接丢到地上骂道,浙江兵要是能练出来,我早就练了,还用你说。但冷静了一会儿后,胡宗宪还是勉强同意了这个计划,并在第二天,他将《练兵议》拿给了浙江巡抚阮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