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婶子一听,原本吊高得眉毛都舒展了,忙又选了一块儿肥瘦相间的,古小渔给她秤了:“整好一斤,婶子便给二十文吧。”
“今儿不是便宜两文吗?”那婶子听着数目不对,问道。
“可不是吗,我都算错了,那婶子给十八文就好,”
那婶子听了便宜两文,立即把钱给了怕古小渔反悔。
等跟一起买完肉的叔么走到半路,突然一拍脑袋:“不对,”
“什么不对?”
“被那小崽子框了!”
“。。。。。。”
古家的肉铺有自己的规矩,在摊前你怎样纠缠都行,但是既拿着肉走了,便不准再回来说数目不对。
就是吃亏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有想找事儿的,先看看能不能挨过古老爹的拳头,三下就让你红的黄的白的全流出来。
那婶子也是知道这规矩的,只恨当时自己没有细细算清楚,被古小渔摆布了一道,如今也只能在背后低声咬牙骂两句,这件事便也罢了。
却说赵锦拿着肉回去时,赵婶子看着多出来的猪横脷惊奇:“我正想让你带两条这个呢,没这几日赵老爹有些积食,肝火旺,正需要一些下火的东西。
自己的儿子什么性格赵婶子清楚,从来都是要什么买什么,很少会带别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一根筋。
赵锦低声道:“渔哥儿给的。”
“给的,你没付钱?”赵婶子皱眉。
“钱不够。”赵锦只带了二十五文,全用来买那块肥肉了,他也想给钱来着。
赵婶子拍了一下他的背脊:“去抽屉里拿三文给渔哥儿送去。”
他们家虽不多富有,却也不缺吃穿,更不喜欢干占便宜的事情。
赵锦点头,将肉放好,又拿着钱去了。
没一会儿,赵锦回来了,赵婶子看着他手里拿着钱,还多出一个梨子:“怎么没给出去?”
“渔哥儿不收。”
“梨子呢?”
“渔哥儿给的。”
赵婶子哭笑不得:“真是个傻小子。”
白白长了那么高的个子,却是一点儿人情世故都不懂,不过渔哥儿的性子赵婶子也知道,说是给的便绝不会再收钱。
“家里豆腐还剩几块,你拿碗切上一大块儿给渔哥儿送去,就说他若是不收,你便不走了。”
赵锦点点头,放下梨子又端着豆腐去了。
这次,赵锦是空着碗回来的,赵婶子以为儿子真按照自己说的做,便问他是怎么让渔哥儿收下豆腐的。
赵锦想了想,他端着豆腐去的时候,渔哥儿朝他笑了笑,他站在那儿看着渔哥儿,赵婶子教的话他说不出口,便一直干站着。
日头高,没一会儿他便出了一头汗,渔哥儿倒了一碗凉茶给他,让他喝了,然后才端着豆腐去后院,将碗空出来又还给他。
走时,还跟他道了声谢。
赵婶子听了,失笑,果然是傻人有傻福,那渔哥儿的性子向来急,对上自己儿子却极有耐心。
梨子是在水井里湃过的,清甜又冰凉,赵锦把梨子一分为三,自己拿着最小的那块儿吃了,偏大的两块儿都给了老爹和阿娘。
赵婶子咬了一口,汁水立即溢出来,她笑道:“这梨不错,比蜜还甜呢。”
赵锦点点头,他尝着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