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末将在家也没睡呢。”
徐孝先抬头说道。
陆炳含笑点了点头,而后道:“在你来的半个时辰前,右都御史马墉来府里找过我了。
可知道是何事?”
“昨日末将在太清楼打伤马大人公子一事儿?”
陆炳点了点头,笑着道:“东厂厂公黄锦之前跟我通过气了,所以你也不用紧张,更不用害怕。”
“多谢指挥使大人跟黄大人。”
徐孝先起身要行礼谢陆炳。
陆炳手在空中压了压,示意他坐下说话。
“马墉此人在朝堂上一向是以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著称。
其子嚣张跋扈、横行霸道也是人尽皆知。”
陆炳长叹一口气,而后静静看着徐孝先顿了顿。
随即接着道:“眼下最为重要的,自然是仇鸾一案。
而马墉又是都察院右都御史,今日与我不欢而散,会不会从中作梗呢?”
徐孝先微微皱眉,琢磨着陆炳言语的弦外之音:这是要对付马墉啊。
只是不知道,在朝堂上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人,真的只是因为自己而闹得不欢而散?
还是另有原因呢?
“既然是皇上钦点的要案,马大人即便是有心怕也是无力吧?”
徐孝先斟酌着道。
陆炳摇了摇头,吐了一口气后道:“话虽是如此,理也是如此。
仇鸾一案即便是最后要走个过程,但也要在三法司过一遍的。
马墉此人在都察院浸淫多年,横竖关系网涉及两京十三省的各级地方官员,查一查也不是坏事儿。”
徐孝先看着陆炳,这是铁了心要对付马墉了。
只是……没听说陆炳跟马墉之间有什么矛盾啊。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向来跟北镇抚司、锦衣卫、东厂就像是两套并行的系统。
互不干扰,但相互之间又隐隐有些冲突。
自己一个小小的百户,难道真的是导火索?
“大人……。”
徐孝先平静地看向陆炳。
“直说无妨,叫你来,便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陆炳说道。
徐孝先想了想,道:“依末将愚见,大人既然怕马墉在三法司会审时从中作梗,那么就让他近期自顾不暇便是了。”
陆炳显然有些不满,“哦”
了一声便静待徐孝先下文。
徐孝先神色依旧平静,缓缓道:“大人不妨试想一下,如今仇鸾一案朝堂之上怕是已经人尽皆知,而此案也是经由锦衣卫查出仇鸾通敌叛国的人证、物证,大人就能保证……朝堂之上就没有人会多想?把一切归咎于大人?”
徐孝先虽未明说,但陆炳很清楚,意思就是自己公报私仇。
“你继续。”
陆炳不自觉地点了点头道。
“马墉马大人交际广泛,两京一十三省都有人脉,现在就查铁证无疑于给大人招惹是非,末将怕到时候会致使仇鸾一案功亏一篑。
所以不如再等等,先让他暂时自顾不暇,等到元日前后时……。”
陆炳瞬间眼睛一亮,抓住了徐孝先说的重点。
“元日前地方官员进京者数不胜数,到时候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便可以人赃俱获?要比现在对付他容易得多,更重要的是名正言顺,不会让人想到……。”
陆炳拍着桌子惊喜说道。
随即看着徐孝先:“妙啊,看来找你过来商议还真是找对人了。”
“大人过奖了。”
徐孝先急忙谦虚道:“想必是大人最近事务繁多……。”
“行了,就别拍我的马屁的了。”
陆炳瞬间心情大好道。
徐孝先也借此机会,掏出了那块锦衣卫指挥使的腰牌,放在桌面上推给了陆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