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我们医院又穿了番外 > 第160章(第1页)

第160章(第1页)

&esp;&esp;不问还好,一问之下,好些人不由自主地退后,染上疫病可不得了!

&esp;&esp;郑院使示意大家都退后并保持安静,戴上口罩,独自替他俩把脉。

&esp;&esp;伤寒有个特性,高热时脉搏相对较缓。

&esp;&esp;而寻常细菌病毒感染引发的高热,病人的脉搏都会变得很快。

&esp;&esp;郑院使反复把握后告诉大家:“他俩因为反复着凉和过度劳累而染了风寒,并非伤寒。”

&esp;&esp;在场所有人悄悄松了一口气,又齐刷刷地看着郑院使。

&esp;&esp;毕竟这两日的人心惶惶可都是李知州和刘医丞压制的,他们四处奔波的身影映在许多人的心里。

&esp;&esp;郑院使拿出飞来医馆的纸笔,沙沙地写了药方,交给随行太医,太医去库房按方取了药材,一并交给厨子:“煎煮成汁,给他们服下。”

&esp;&esp;厨子环顾四周,大灶都被占着,一刻都不得空闲,从墙角扒拉出小泥炉,才接过草药包:“是。”

&esp;&esp;郑院使又嘱咐:“你们把他们送到温暖又安静的地方,先让他们好好休息,等汤药煎好,再叫他们起来服下。”

&esp;&esp;“是!”

&esp;&esp;厨子和帮佣把他们抬到书房里,关好门窗,放下帘子,悄悄退出去。

&esp;&esp;郑院使又把随行太医和药材分成两队:“来人,带路去悲田坊和城西病区。”

&esp;&esp;“是!”

&esp;&esp;……

&esp;&esp;郑院使原以为李知州和刘医丞冒雨四处奔忙染了风寒,才起热病倒。

&esp;&esp;等他们去了悲田坊和城西才知道,情况比预想得更恶劣。

&esp;&esp;滑州城内药铺掌柜、伙计和医师们,将近一百人,都因为看诊、雨天转运病患、分发药材、给病患喂药等等事情连轴转,病倒了一大半。

&esp;&esp;没病倒的四十五人,也是艰难硬撑。

&esp;&esp;病倒的里面,又有大半起了高热。

&esp;&esp;郑院使这次带了三十六名太医,可悲田坊和城西收拢的病患有两千多人,更让人头疼的是,全城还有两百多孕妇临盆在即。

&esp;&esp;太医们立刻戴了口罩、穿上仿制的防护衣,接手了两边的治疗,让硬撑的医师们抓紧时间休息吃东西。

&esp;&esp;郑院使望着满眼惊恐的病患们,只能默默在心里叹气,这还只是城内的,城外的重病患更多更紧急。

&esp;&esp;景佑帝知道智能机的待机时间不长,移动电源充电次数也有限,向邵院长打听到了待机王者——老年机。

&esp;&esp;所以,这次郑院使一行人带的全是老年机,反正只需要通话。

&esp;&esp;而杨功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带回了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卫河永济渠贯穿滑州城,地势西高东低,因为连续下雨,水位暴涨,城东的四条街坊已经被淹。

&esp;&esp;滑州城附近有大河经过,同样因为连续下雨而水位暴涨,伤寒疫病勉强得到控制,水患忽然就近在眼前。

&esp;&esp;不得已,杨功只能带领属下去河道旁,准备用河泥灌麻袋,堆筑起更高的防水堤,以免河水泛滥涌入滑州城。

&esp;&esp;郑院使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麻了,无奈之下拿出老年机,向景佑帝如实禀报,声音都发颤。

&esp;&esp;景佑帝的声音很平静:“孤知道了。”

&esp;&esp;郑院使怔怔地望着老年机,还是小心收好,这些都是从飞来医馆借来的,以后还要归还。

&esp;&esp;反正人已经在这儿了,医师嘛,看诊治病,救死扶伤,来都来了。

&esp;&esp;这样想着,郑院使戴上口罩,捏紧鼻梁两侧,戴上护目镜和防护服,走进危重病患的屋舍。

&esp;&esp;悲田坊,城西病区,医师们虽然倒了大半,但被调来的劳力们仍然努力地熬粥、配补液药,不为其他,只希望生病的家人能快些好起来。

&esp;&esp;

&esp;&esp;月黑风高夜,方沙城静悄悄,神卫在城楼上巡逻,黑骑在城外营地休息。

&esp;&esp;城南屋舍的每扇窗都有亮光,夜班医护们在临时开辟的治疗室内,看所有人的伤寒报告、血生化和血常规。

&esp;&esp;三天治疗下来,没有新增的伤寒病例。

&esp;&esp;萧益和耶律侪等伤寒病人,因为用了退热药和抗生素,又及时补充□□和电解质,日常吃温热流质……身体虽然虚弱,精神却又好了起来。

&esp;&esp;虽然四天前在飞来医馆的斜坡上出了大糗,但不妨碍他们蔑视大郸,尤其是飞来医馆的医师们全力救治,莫名有了一种优越感。

&esp;&esp;而这种优越感甚至让他们忘了神谕显现这样重要的事情。

&esp;&esp;萧益和耶律侪躺在榻上闲聊:

&esp;&esp;“你看他们住得那般奢华,衣食住行都是何等好物,不照样围着我们团团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