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勒紧缰绳,冷笑了一声。
这些天他虽在南郡,可与京都的通信却从未断绝过。他于南郡,心腹于上京,便是在他离开大宣有了一些时日后,京城来信——毕氏终于有了骚动。
事情的起因还追溯到他离京之前。
将金妃禁足的同时,他一面命闻铮暗暗削弱毕氏实力,收缴了不少兵权。
放长线钓大鱼,远在京城之外的年轻帝王下令,这一次,终于要将毕氏一网打尽。
除去金妃,毕氏上下本就有谋逆之心。
于皇权的多次施压之下,毕焕安终于反了。
是夜秋雨雷霆,轰隆隆的雷声响彻了整个京城,也将天地映衬得几分可怖。李彻自西北暗门步入皇都,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金妃毕氏打入冷宫。
凄切的风雨声混杂着女人痛彻心扉的嘶吼,毕氏披头散发,哭声凄厉不绝。
年轻帝王高坐于龙椅之上,残缺的手指紧紧攥握住椅柄上的黄金宝珠,一双眼冰冷淡漠,却强势得寸步不让。
任凭女人如何出声恸哭,如何苦苦哀求。
“陛下!冤枉啊陛下,父亲对陛下忠心耿耿,定不会做出此等谋逆之事。陛下明鉴!陛下明鉴!”
往日里娇生惯养的女子,被凄风打掉了鬓发上的鲜花簪——自从被陛下禁足后,内务府便克扣了她的一切月例,无论吃、穿、住,都大不如往日的金妃娘娘。
她于宫中禁足,却无一句怨言。
甚至还满心期待着,她深爱的陛下会在某一日回心转意,将她接出这冰冷冷的宫殿。
皇宫的深夜着实太冷,太凉。
皇宫的雨,来的比任何地方都要猛,都要急。
她于冷冰冰的宫殿中痴痴地盼着,日复一日地摘下园中那即将枯萎的花,将其别至鬓发之上,等待着帝王某一日的恩泽。
没有人告诉她,陛下不会再踏足此处。
甚至没有人愿意告诉她,陛下已不在皇宫。
她一日日地等着,等了太久太久。
等来的却是帝王那一道冷冰冰的诏书。
——隆阳毕氏,谋逆犯上,株连九族。
宦官脸上没有半分怜惜,只挤弄着眉眼,狗仗人势地端上来三样物什。
短匕,毒酒,白绫。
对方扬着下巴,颇为轻佻地看了她一眼。毕家大势已去,事已至此,那太监连样子也不装了,居高临下地同她道:
“喏,东西都在这儿,你且挑上一样,自个儿走吧。”
毕氏满面惊惶,不可置信地看了他一眼。
“定是你们这些贱人假传圣旨,想要谋害本宫。来人啊!本宫要见圣上!圣上!有贼人要害臣妾!”
“本宫、本宫要见圣上——”
她打翻了面前三样东西,自顾自地喊着,似乎想要冲破这一道宫门。
此番模样,久居深宫的大太监早已是司空见惯。来者心中厌烦,重重的一甩手,赏了她一个巴掌。
“啪!”
清脆一声。
毕氏被他扇得昏头转向。
人尚未站定呢,她已听见耳畔满是讥讽的冷笑声:“还嚷嚷着见圣上呢,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德行。圣上日理万机,忙着处理公务,可没闲工夫搭理你这个贱妇。咱家劝你还是乖乖选上一样,自我了结了去。莫逼的咱家动手,闹的场面也不大干净。”
此一言,大太监身旁立马有人躬着身子奉承道:“不必师傅您动手,若是她不听话,奴才我带人将她吊死了便是。这雨下得紧,哗啦啦一冲,便什么都干净了。师傅您且站远些,待会儿莫再弄脏了您的衣裳……”
闻言,毕氏怒目圆瞪。自幼娇养惯了的性子,使得她破口大骂:
“呸!你们这些狗奴才,往日里本宫得势,没少见你们点头哈腰攀着高枝。今日倒显得你们了!我们毕家满门忠烈,定不会反!必是轻信了你们这些小人的谗言!本宫要见圣上!本宫要面见圣上!”
“松开本宫,你们这群腌臜的阉人!放开本宫!!”
“本宫有要事要同圣上说!关于、关于卫氏之事——”
她忽然灵光一闪。
果不其然,一听到此句话,左右之人动作猛然一滞。
这一群太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在考虑着要不要上报。
——关于卫家女,他们也略有些耳闻。
见此言奏效,毕氏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不迭一声声高呼。
“放开本宫!本宫要面见圣上!”
“让本宫去见圣上!!”
恰在此时,院内的雨声忽然大了些。雨水淅淅沥沥,流淌过碧瓦飞檐。说时迟那时快,伴着一道轰隆的惊雷声,一声“陛下驾到——”就如此响彻于废弃的冷宫宫门口。
大太监拖着长长的尾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