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关上灯,我把饭店的事情说了一遍。
&esp;&esp;他说:“你说你累不累?”
&esp;&esp;“累!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人家两口子对我挺好,总不能眼瞅着不管不问……”
&esp;&esp;他问:“你说的这个为不为的,啥意思?”
&esp;&esp;“滚!”我翻了个身。
&esp;&esp;他迷迷糊糊说:“买台电视吧,今天我没好意思搬……”
&esp;&esp;话还没说完,响起了呼噜声。
&esp;&esp;这头猪!
&esp;&esp;我瞎了吗?
&esp;&esp;第二天上午,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房里。
&esp;&esp;不出所料,大老张果然立了眼珠子。
&esp;&esp;我早就猜到了,所以不等他开喷,先张了嘴:
&esp;&esp;“急啥呀?你一天天不着家,家里大事小情都不管,你还有脸急眼?”
&esp;&esp;“家里有没有钱买米你知道吗?有没有钱买面你知道吗?”
&esp;&esp;“看看我婶儿这件毛衣,五年前我第一次去你家,她就穿着了,现在还是这件!”
&esp;&esp;“还有你,如果不是单位发大衣,我都怀疑冬天你能不能有大衣穿!”
&esp;&esp;“张叔,你是个男人,是个老爷们儿!”
&esp;&esp;“咱东北爷们儿宁可自己吃糠咽菜,也得让自己媳妇吃饱穿暖,可你呢?”
&esp;&esp;“你说你都多大岁数了?”
&esp;&esp;“干了半辈子,一个又一个小徒弟都爬你脑袋顶上拉屎了,你还有脸立眼珠子?”
&esp;&esp;“我不管,这事儿就他妈这么定了,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esp;&esp;“……”
&esp;&esp;等我喷完,才发现房间里鸦雀无声,都在看着我。
&esp;&esp;大老张瞠目结舌,脸涨得黑红。
&esp;&esp;我伸手拉住了李玉兰的胳膊,“婶儿,咱走,兑饭店去,他要是不同意咱就离婚,这样婶儿的老爷们要不要也没啥用!”
&esp;&esp;李玉兰边走边回头说:“饭盒里是饺子,热一下再吃……”
&esp;&esp;事实证明,我这招儿挺好使!
&esp;&esp;接下来的日子,我和唐大脑袋开始忙活饭店的事儿,这让我俩甚至都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esp;&esp;味美居挂两个幌,可大厅并不大,只有八组火车头坐,里面还有四个单间。
&esp;&esp;原本李玉兰要请厨师,被我否了。
&esp;&esp;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我还有一点儿见识,于是拿出了一个方案:做铁板烧!
&esp;&esp;我在京城见过这种形式,插电的韩式长条形铁板,上面可以烤鱿鱼和牛羊肉,抓上一把洋葱,味道十分不错。
&esp;&esp;采用这种形式,就不用雇大厨了,请个普通小厨师,固定几个小毛菜和凉菜即可。
&esp;&esp;李玉兰也觉得不错,风风火火张罗起来。
&esp;&esp;十天后,[玉兰韩式铁板烧]的牌子就支了起来。
&esp;&esp;大老张几天前就出院了,工作不忙的时候,也耸眉搭眼地过来帮忙。
&esp;&esp;开业那天,来了好多邻居和派出所、分局的警察,我和大脑袋就没去凑热闹。
&esp;&esp;我俩这种身份,实在也不适合出现。
&esp;&esp;兑店花了三万五,做牌匾、买韩式铁板、新桌布、新幌子等等,又花了不到五千。
&esp;&esp;李玉兰从家里拿了七千块钱,不让她拿就急眼,我也不好再坚持。
&esp;&esp;开业前,我想再给她拿五千,作为流动资金。
&esp;&esp;她说够了,用不上。
&esp;&esp;八万块钱,就花了一半,只能以后再想办法给出去了。
&esp;&esp;事实证明,我的决策很正确。
&esp;&esp;作为雪城第一家铁板烧,开业后生意就爆满!
&esp;&esp;原本就雇了一个小服务员,李玉兰连忙又雇了两个,后厨洗菜切肉的也添了两个。
&esp;&esp;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呢?
&esp;&esp;这么说吧,我和大脑袋想吃,只能后半夜去,不然根本就没我俩的地方。
&esp;&esp;饭店红红火火,我俩闲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