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襄城伯的爵位传到李国桢(号兆瑞)这里已经是第十一代了。
他今年二十有六,长得那叫一个浓眉大眼,身材更是魁梧健硕。
他平日里是侃侃而谈,能言善辩,但在大事上却没有任何的突出表现,可谓才能平庸。
好在他是个忠诚的人,不然朱元检也不会单独召见他。
(史上崇祯自缢,李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被闯贼俘虏后,以头触阶,血流被面,拒绝投降,提出不能毁、不能发掘帝王陵寝,以天子之礼葬崇祯,不能加害太子和永王跟定王。后李自成命其下跪,甚至以全家性命威胁,他仍不屈服。
最后李自成以屠城要挟,他才肯屈膝。但最终因责贿不足,被拷折踝,自缢死。他的夫人也因此受尽凌辱。南明朝廷则追封其为太子太师、襄城侯,谥号贞武。)
“臣李国桢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一进乾清宫便毫不犹豫跪地,冲着朱元检连磕三个响头,可见其对帝王召见十分激动。
“起来吧。”
朱元检摆了摆手,声音沉沉道:“咱将三大营的兵权交给了淇筠,你是怎么想的?”
“陛下英明!”
“恒国公英勇,又善军政事务,三大营交给他最合适!”
“哦?你当真是这么想的?”
朱元检虽然这般说着,心里却忍不住冷笑。
屁的合适!
他就是怕担责任!
三大营在他手里没有任何作为,战力羸弱倒是其次,军中更是乌烟瘴气。
若非是孟兆祥和王家彦等人在危困之际接手,今日京师早就城陷了。
如今京师稳定,这样的三大营自然成了烫手山芋。
他将三大营的兵权交给了刘文炳,李国桢怕是偷着乐呢,又怎么敢提出质疑?
更别说,他还要募兵三十万,而大部分是要从三大营里挑选。可三大营的那些将士大多数连枪都没摸过,他完全可以治李国桢渎职之罪!
“臣,臣说的都是实话!”
李国桢当然明白自己的不足,当即跪地又连连磕头,哭丧着脸说道:“臣虽然也想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但臣身为京营总督,却没有任何领兵的能力。如今陛下将三大营托付给恒国公,是为大局着想。陛下不追究臣失职之责,臣已是感激涕零,又岂会有异议?”
“。。。。。。”
朱元检原本是想训斥他几句的,没成想他竟将所有的话全给说了。。。。。。
不过转念想想,三大营的事其实也不怪李国桢。
他是去年八月被任命为京营总督的,之前的掌管三大营的是成国公朱纯臣。他从崇祯九年开始掌控三大营,在任期间不能说毫无建树,但到底也没干过啥实事。
大明虽然没有普及火枪,但神机营有配枪的要求。按照规矩三大营士兵训练科目中就有必须熟练使用火枪这一项,可朱纯臣根本没带他们训练过。
哎。。。。。。
朱元检忍不住暗暗叹气,末了无奈地摆了摆手。
“京营弊端由来已久,此事怪不到你身上,起来吧。”
见朱元检确实没有要治他罪的意思,李国桢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那陛下召臣入宫是。。。。。。”
“咱是想着你对京营比较熟,所以打算让你去协助恒国公整肃京营,尽快募兵。”
朱元检做这样的决定,主要还是觉得李国桢虽然蠢了点,但胜在忠心听话。
只要他跟着刘文炳,倒也不怕他会做出什么错事来,指不定还能学点东西。
可这话落在李国桢耳中,对方却暗暗吞了口唾沫。
刚罢了了他京营总督之权,又让他去协助恒国公。。。。。。
这哪里是看重他,明明就是考验他。
且不说他堂堂伯爵没了总督之权,三大营那些人定会借此嘲笑他。
单说这帝王多疑,谁晓得他心里怎么想的?
这种机会还是留给别人吧!
思索之下他忙拱手,神情严肃道:“陛下信任臣,没有因此事斥责臣,臣已是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