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蒋德璟见状立刻出声,解释道:“陛下倒也不用担心郑芝龙对朝廷的忠心。他这人虽然是海盗出身,但朝廷招抚后他安分守己,还主动担起了东南沿海的防御诸事,省了衙门里不少麻烦。而且。。。。。。”
他略微停顿了下,缓了口气后接着说道:“臣之所以举荐郑芝龙,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他的长子郑福松(郑成功)。此人七年前考中秀才,后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之一,还是礼部侍郎董飏先的侄女婿。”
“再者,今年春日里郑福松到了南京国子监求学,并且拜了钱谦益为师。。。。。。”
“等等,你说郑芝龙的儿子拜了钱谦益为师?”
朱元检本就对钱谦益和东林党深恶痛绝,此时听闻此事脸色也微微变了。
蒋德璟闻言顿时心中一凛,忙应声道:“臣认为这事倒也不难理解。毕竟郑芝龙出身贫寒,也是为生计才做了海盗。他大概是想后辈能走仕途,而钱谦益又是当今大儒,想来。。。。。。”
“咱说的不是这个。”
朱元检倒是无所谓郑福松拜谁为师,他在意的是钱谦益的立场。
此前让人传召给他,让他入京,可都过去这么些时日了,他却还没有动静。再加上现在朝中东林党为祸,那晋党更是猖狂,他怎能不担忧?
不过话说回来,郑芝龙若是真有这个心思,他倒是不介意调用此人。至于他儿子郑福松,既然已经是秀才之身,想来应该才学不差。。。。。。
“中葆。”
想到这里,朱元检拢眉看向蒋德璟,“既然你与郑芝龙相熟,此事咱若是交给你去办,你觉得能有几成把握?”
“陛下。。。。。。”
蒋德璟没料到帝王会将此事托付于他,顿时有些愕然。
半晌后,他立刻起身朝着朱元检躬身行礼,“若陛下信任臣,臣必不负所托!”
“你坐下,咱还有些要问你。”
朱元检扶住他的手,也朝旁边的陈贞达招呼了声,“咱之前已经派人前往江南去接钱谦益入京,咱的意思是,这郑芝龙的儿子既然在钱谦益门下。中葆你便也去信一封,着郑芝龙前往京都。至于他求学之事,咱自会帮他安排妥当。”
“请郑芝龙前往皮岛的事,咱回宫后会找内阁的人商议,之后由你带着朝廷的旨意前往福建。如何?”
“嗯,可以。”
蒋德璟见帝王将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眼中光芒越来越盛。
幸好。
幸好他当时没有离开京都,也幸好今日见到了陛下,将他心中所想告诉了陛下。若是这能让郑芝龙带兵占领皮岛,那往后两三年内清兵想要南下,怕也得再斟酌一二。
更别说,宁远还有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呢。
“咱说的另外一件事,是关于粮食的。”
朱元检提到这事,自然是因蒋德璟是福建人。
而将番薯从吕宋(即菲律宾)带入大明的陈振龙正是福建长乐人。
“咱是想问你,懂不懂番薯的种植方法?”
“臣正要跟陛下说这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