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暂时想不出来用处,除了每日用来熬汤,剩下的都让工人分一分,带回家给家里老人小孩熬汤,其余内脏则是变着法,做成一道道美食给工人们做伙食,比如麻辣毛肚、卤大肠。
这些天工人们都吃得很开心,但总有吃腻的时候,她也计划好,大不了到时候叫麦粒在街上支个摊子,到时候一文钱两串三串,卖给过路行人。
“铁公鸡”李青禾将一牛多用,计划得很好。
……
京城这边最近话题度最高的,莫过于今年的殿试。
三月初十七,卯时不到,考生们从宣武侧门,按照会试排名,依次进入皇宫,来到承明殿。
李承文名列第四,于是坐在第一排第四位。
殿试时,皇帝虽然不会一直盯着,但也还是唯一的主考官,其余考官只能称为“读卷官”。
等三百名考生都落座后,十名读卷官发卷监考。
殿试的题目一般都是三道时政策论,李承文看到卷子上的题目后,在脑海里想出解决策略,随后气定神闲开始下笔。
直到太阳西沉,他在写完最后一个字,搁下毛笔。
又过半时辰,钟声一响,其他的考生也都纷纷停笔。
等读卷官收好试卷后,考生们才离开皇宫。
这三百份试卷,会有读卷官审批,挑选出前十名,提前排好名次,由皇上点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而没有入选一甲的其余七人,则归为二甲。
二甲共有三十人,还有二十三人则由读卷官排出。
剩余的二百六十七人则为三甲。
三月二十二,月明星稀的时候,本届会试高中的三百位新科进土换上儒服,再次踏入皇宫。
这一日,金宸殿中站满了当朝文武大臣。
如平日上朝一般,文官站一列,武官站一列,立在左右两侧。
天边露出鱼肚白时,陛下身边的大太监走出金宸殿,高声道:“贞乾三十二年,会试进土入紫宸殿面圣。”
随后,台阶下两个小太监齐声喊道:“贞乾三十二年,会试进土入紫宸殿面圣。”
再往后,是再下面的四个小太监齐声高喊,接着六个,八个,直到喊完七声。
金宸殿虽大,但也不会让三百位进土都一同进去。
大太监走到三百位进土面前,宣读出前十名进土的名字,让他们进殿。
李承文的名字排在第四,也就说他被读卷官列在了第四名,倒是和会试的排名是一样的,他在心里给自已打气,等会儿再圣前表现好,还是有机会进前三甲的。
他在会试榜单出来后,时常受邀,也这些才子们饮酒交谈。
所以前十名中,他基本都认识,有状元呼声最高的谢淮危,有京城献之,还有一个从西北回来,二十七岁弃武从文,如今年过五十,本届最大黑马的李善。
此三人都排在他之前,后面,还有七位才学不输他的大才子,对此,他谈不上有多大的信心,只能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