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梁青娥这么说,林耀心里一动,嗯一声往杂物房走去。
他负责挑选,林老虎和林来富负责往牛车上搬运,梁青娥牵着两根缰绳,在店铺外看着大黄和二黄。
牛车很快垒摞的满满当当,至此,陶记木材铺的杂物房,算给清了一波鸡肋木料。
余料清空了八九成,陶掌柜也很是高兴,两车木材,他给算了个人情价,只收了三百六十个大钱。
结过银钱,一行人赶着牛车,就往镇子口返回。
等到了镇子口,她便让林老虎和林来富赶着牛车先回去。
“要是村里人问起来买这么些木料干啥,就说打家具就完了。”
两人点头应下,一挥牛鞭,便走了。
目送二人回程,梁青娥带着林辉同林飞鹰,以及林来贵,四人推着板车,再次往木器店行去。
镇上的木器店足有三四家,他们方才去的陶记木材铺,能用的余料,已经挑拣的七七八八了。
这次,梁青娥避开了林耀之前做过学徒的棺材铺,四人分开分成两波,往另两家木器行去。
这两家木器店的余料远不如陶记木材行多,一家挑拣出能用得上的余料,也就一车子。
好在两家掌柜开价都不算高,一大车余料,一家开价一百七十个铜子,一家开价一百六十个铜子。
付完银钱,两拨人拉着板车在镇子口汇合后,便往家赶去。
林飞鹰和林来贵躬身在前拉车,林耀和梁青娥跟在车后,随着车轮转动的节奏,力推车。
行至半路时,远远的,几人就望见林老虎牵着大黄二黄正小跑着往这边赶来。
梁青娥叫停板车,几人默默在原地等待。
待林老虎喘着粗气赶到,林飞鹰和林来贵立马将大黄二黄套上板车。
随着缰绳轻抖,车子载着满当当的木料重新往前行驶。
几人回到村里时,天已经到了半晌午,许是有方才两车木料的打底,村民们倒也没有多问。
只和梁青娥又确定一遍除棉籽作坊的开业时间,一个个就让开了路。
回到家,众人顾不上休息,便开始卸车。
梁青娥指挥着,将木料都卸到了属于二房的新宅院里。
待四大车木料全部卸完,众人累的那是腰酸背疼。
这边陈秋莲已热好了饭菜,简单用过饭后,又喝一碗姜片橘丝茶,林来贵赶着吃饱喝足的二黄,就回家了。
林来贵能回去小憩一番,他们自家人却还不能闲下来。
梁青娥把林耀和四壮林辉叫到跟前,让俩孩子听林耀差遣,把堆放在院里的木料分门别类归置到厢房里,省得啥时候下雨给打湿了。
交代完这些,她又让大毛妮二毛妮去老宅借长福成亲用的红纸和红布。
“你们大阿奶要是问家里借来干啥,你就说阿奶打算开个除棉籽的小作坊,准备明儿开张的时候,把门头布置布置,瞧着也喜庆些,有个作坊开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