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妈让我来的。”叶满枝径自进门,问,“啥时候吃晚饭呀?我饿着肚子呢!”
常月娥已经将几道菜端上桌了,张罗道:“赶紧洗手,马上开饭!”
“我嫂子和珍珍呢?”叶满枝环视一圈问。
“学校开家长会,你嫂子去了。”五哥仍是摸不着头脑,“家长会要开到挺晚,把菜留出来一份就行,咱们先吃。”
她妈和妹子突然跑到家里来,这是为哪般啊?
常月娥虎着脸说:“我是为了你工作的事,才把来芽喊回来的,外面的政策一天一个样,这事还是得听听来芽的意见。”
听说是为了五哥的工作,叶满枝心想,难道五哥想进步了?
但他刚当上财务科副科长两年,现在应该当不上科长吧?
然而,常月娥却说:“老五想把工作辞了,出去投机倒把!”
闻言,五哥赶忙解释:“这事还没定下来呢,我就是有那么个念头。再说现在做生意不叫投机倒把,那叫民营经济!”
“什么民营经济,那不就是个体户吗?”
叶满枝对五哥的想法并不惊讶,她哥以前在大集上倒腾过农副产品,赚了不少钱。
如今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宽松,五哥能坐得住就有鬼了。
“哥,你这些年在土特产公司干得挺好,都当上了副科长,就这样放弃,你不可惜呀?”
“咋不可惜。”
叶满林叹气,他这种半路出家的会计,要混成副科长,着实付出了不少心血。
但财务科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来报销的业务员,这些人天南海北到处走,带回大量消息。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他就想出去看看。
叶满枝问:“你离开单位以后,想干什么啊?这个体户和资本家的界限有点模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当成投机倒把的打击进去了。”
“只要雇员在八个人以下就没问题。”五哥显然已经想好了,“再说,我又不雇人,就是咱自家人一起干。”
“还有谁啊?”叶满枝惊讶地问,“不会是我嫂子也要辞职吧?你俩可不能都下海,最起码得留一个捧着铁饭碗。”
五哥摇头说:“你嫂子还留在供销社上班,我俩确实不能都离开单位,得给家里留个退路。我是想跟大舅家的几个表哥一起做香肠买卖,开个民营小厂。”
他们大舅家的儿子多,孙子也多,前些年孩子陆续长大,为了不去农村插队,家里的几个铁饭碗全让孩子顶替了。
大舅家的成年男丁,要么在外面干临时工,要么待在家里,反正日子过得挺艰难。
大舅和常月娥的香肠配方是一脉相承的,都来自他们姥爷。
几个表哥的手艺也没得挑,所以叶满林就想跟表哥们合伙干老本行,一起开个肉制品加工作坊。
表哥负责生产,他负责找销路。
国家打击投机倒把,主要是针对贩卖工业品和一类农产品的。
他们走正规途径进行工商登记,生产和销售香肠,这个算不上投机倒把。
叶满林不担心投机倒把罪,只是怕生意不好,带着表哥们一起赔本儿。
常月娥问:“来芽,你觉得这事靠谱吗?”
如果是老五自个儿干,她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丢了铁饭碗出去单干。
但是,大哥对自家颇为关照,当年日子难过的时候,全靠大哥和大嫂接济。
如今换成大哥家的日子不好过了,她就想趁机拉拔一把。
而且她是当过厂长的,搞肉制品加工,要能找到销路,那的确能赚到钱。
叶满枝拧眉想了想问:“哥,你们这个作坊想开在哪里啊?”
“就开在滨江市里,制钉厂有空厂房出租,我打算在那里租一间房。大舅在肉联厂有门路,猪肉可以从肉联厂进货。”
叶满枝点点头,看来五哥想下海不是一天两天了,该想的问题基本想到了。
但她还是反对道:“哥,今年这个环境不适合办厂。”
“为啥不适合?”
连常月娥都糊涂了,不是说放开私营经济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