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百惠穿的衣裳挺好看的,咱给有言买一件吧!才五块钱!”
吴峥嵘:“……”
那个日本电视剧热播了一段时间,这母女俩看得特别起劲,每晚都守在电视机前面看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
听说小摊上有电视剧主角穿的“幸子衫”,叶满枝立马来精神了。
她拿了两件衬衫在身上比量,“怎么样?给有言买一件吧?五块钱多便宜啊!”
吴峥嵘觉得这种衣服只能算是样子货,质量看起来很一般,但五块钱,让闺女穿个新鲜也行。
卖货的小伙子特别能说会道,“在商店里五块钱只能买半截儿衣裳,还没有这种款式,姐,你买了就是赚了。”
叶满枝瞟那小伙子一眼,瞧着也就十几岁的样子,但卖货的架势已经很成熟了。
钱包在吴峥嵘身上,她示意男人掏钱,自己则拿了两件幸子衫,准备挑件质量好的。
然而,钱还没递出去,就听前面有人吹了一声口哨,有个人喊:“公安来了!”
摊主们训练有素地将花床单的四角掀起来,把所有服装包住,变成一个大包袱,然后扛着包袱就往最近的岔路里跑。
叶满枝拿着两件幸子衫,急道:“钱还没收呢!”
小伙子回头喊:“姐,你先拿回去穿吧,改明儿有空了把钱给我送过来。”
喊着话的工夫,这人已经脚底抹油,跟着一群人跑得不见踪影了。
吴峥嵘笑道:“这小子挺机灵,跑得还挺快。”
隔壁卖花裤衩的大娘说:“不快不行呀,万一被抓住,那可是要蹲笆篱子的!”
“大娘,你怎么没跑啊?”有顾客问。
“呵呵,他们那些服装是从南方偷运回来的,属于投机倒把,公安肯定要抓呀!我这些裤衩是从县制衣厂进的货,公安不抓我这样的。”
叶满枝环视附近的几个摊位,服装、墨镜、打火机、录音机的摊主的确都跑了。
这些货大部分是从南方倒卖过来的。
叶满枝将两件幸子衫递给吴峥嵘,“先收着吧,找个时间来把钱补上。”
他俩在石道街逛了一下午,收获着实不少。
叶满枝给自己和闺女买了三条裙子和两件衬衫,还给吴峥嵘买了条皮带。
可是,回家以后,复查今日战果的时候才发现,她买的衣裳居然全都没有锁边!
“这衣裳也就能看个样子,质量真是不如国营厂呀。”叶满枝坐到缝纫机前面,亲自动手给衣服锁边。
这种没有锁边的衣服,放在国营工厂都是不能出厂的残次品。
吴峥嵘说:“一分钱一分货,你俩就穿个新鲜吧。”
叶满枝把几件衣服回炉重造了一下,次日下班后,又往石道街跑了一趟。
看到那摆摊的小伙子时,她还回去一件幸子衫,交了五块钱。
那小伙子没想到她真能将钱送过来,挠挠头笑:“你咋还特意跑一趟呢?”
“你小小年纪做生意不容易,大人不占小孩便宜。”叶满枝问,“刚中学毕业吧?”
“嘿嘿,初中毕业。”
“那你年纪可够小的,我听说去南方的火车上可乱了,”叶满枝坐到小板凳上跟他拉家常,“你自己应付得过来吗?”
“我三舅去南方进货,我跟我哥只在咱这边销货。”
“嗯,你们这幸子衫才卖五块钱,那进货价估计不到三块,这南方的商品确实便宜。”叶满枝问,“是从私营厂采购的吧?”
“那肯定的呀,国营厂哪有这种款式?”
“如果国营厂也有呢?”
“那也不行,价格太贵没人买,来咱这市场上转悠的,都是想买点便宜货的,超过五块钱的卖不出去。”
叶满枝皱眉说:“但你们这服装质量真是不怎么样,我回家还得二次加工一下。”
“哈哈,以前一件衣服穿好几年,现在年轻人都赶时髦,一件衣服能穿一年就成。质量不重要,关键是样子好,穿出去有面子。”
叶满枝觉得跟倒爷聊天还挺有意思的,之后又找机会往石道街跑了几趟,跟几位年轻倒爷打听了南下路上的见闻。
等到周末时,她将夏竹筠也约来了石道街的市场。
夏竹筠望着摩肩接踵的人群,意外道:“怎么想来这里了?”
“我这段时间总来市场逛街,这里面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