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心知她未必受得了市场里的嘈杂,只在外围简单转了转,便将人请去了对面刚开业的一家茶楼。
“您天天伏案工作可不行,偶尔也得放松一下。”
夏竹筠如今已经是副省了,工作非常繁忙,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今天能答应跟她出来逛街,还是来石道街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其实相当不容易。
两人坐在靠窗的座位,夏竹筠透过窗户,望向对面的商业街,下意识叹口气。
这商业街瞧着繁荣,其实内里的问题着实不少,在公安的黑名单上。
“你常来这边,有什么收获吗?”
叶满枝颔首说:“有个想法,想先跟您讨个主意。”
“嗯,你先说说。”
叶满枝往窗外指了指说:“石道街的繁荣,您也见到了,很多无业市民实际上非常需要这么个地方,给自己找个营生讨口饭吃,可是很多摊主是提心吊胆摆摊的。这里最起码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被公安定性为‘投机倒把’。”
“嗯。”
倒卖大宗工业品确实是非法的。
叶满枝说:“这些人之所以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做南货北运的生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特区那边的商品进价便宜,花色又多又时兴,很受老百姓追捧。”
夏竹筠感叹道:“特区的经济政策是咱们内地没法比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差距。”
“但是,今年国家放开了五百多种小商品的定价权,”叶满枝低声说,“我觉得这对咱们来说是个机会!”
商品定价权被放开,说明工厂不用再按照计划经济的统一定价出货,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涨价或降价。
“重工机械、轻工机械这些是有统一定价的,咱们没办法,但是既然五百多种小商品的定价权已经放开了,那咱们是不是可以鼓励国营工厂生产受市场追捧的产品?就说那个幸子衫,南方私营工厂可以生产,那咱们北方的国营工厂为什么不能生产?只要盯住了南方的时兴货,咱们其实也随时能进行打版。”
“而滨江的发展重点一直在重工业,轻工业远不如广东上海,那五百多种小商品中,至少有一半在滨江是没有生产的,即使有也是公社集体小厂。”
“未来几年内,滨江国营工厂的重点仍是重工和家电行业,不会对薄利小商品投资。所以,我觉得咱们可以适当引入民营经济,填补滨江在小商品生产上的空白。”
叶满枝将她最近的所思所想一股脑倒了出来。
“最近国家抑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想保护国企,担心民营工厂抢夺国企的原料,扰乱市场秩序。可是那五百多种小商品的定价权已经放开了,而滨江的小商品生产不发达,即使引入个体经济,也不存在抢夺生产原料的隐患。”
从五哥和四嫂接连下海就可以看出,大家想赚钱的心情很迫切,她觉得不能一味抑制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是要进行有效引导的。
“在这时候鼓励民营经济,不但能填补市场空白,还能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如果政府适当引导,比如鼓励国企临时工,开办民营工厂,也许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企冗员问题。”
夏竹筠搞了一辈子经济工作,闻言就若有所思地望向对过的石道街。
她指了指人潮汹涌的市场,“你想利用这条商业街?”
“对。不过,可以是石道街,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再划出一块地盖楼。”
但这已经超出了工业工作的范围,不是叶满枝这个工业局长能决定的。
叶满枝笑道:“看着这些倒爷跑去南方进货,我心里其实还挺着急的。如果咱们滨江本地就有既便宜又时髦的商品,大家也就没有必要长途跋涉跑去特区了,相应地也能减少大家投机倒把的风险。”
“到时候不但滨江的倒爷不用去南方进货,省内其他城市,甚至附近省份的倒爷,其实也可以来咱们滨江进货。”
那么多商品,他们总不能让客商挨家挨户去找工厂进货。
所以,就需要一个类似于石道街这样的商业街,作为批发市场或是商品集散地。
只要民营工厂搞起来了,批发市场也建起来,最起码能带动上万个工作岗位。
届时批发市场附近的餐饮、交通、物流运输,也能跟着盘活。
哪怕是文盲也能在市场里当个扛大包的力工,挣口饭吃。
夏竹筠听她介绍了大致想法,又将目光放到窗外,一时间没说话。
叶满枝也没再吱声,安静地坐在对面。
其实,她这个办法是要承担一定政治风险的。
虽然改革开放了,特区那边一片欣欣向荣,但是关于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也没有定论。
其他地区大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小改革,谁也没大刀阔斧。
鼓励个人开办小工厂,搞商品大宗批发市场,在省内是没有先例的。
因此,叶满枝并没向市委领导提起这个构想,而是先在夏竹筠这里讨个主意。
对方马上就要退居二线了,也许会愿意在退下去之前干一票大的。
将茶杯里的茶水喝完,夏竹筠起身说:“走吧,咱们去石道街里面看看。”
叶满枝陪她去逛了商业街,还将自己刚认识的几个倒爷介绍给她,让她拐弯抹角打听了不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