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琼樱,你去跟来人说,如今的时节没有杏花,酿不了杏花酒,让他去内务府看看,尽量找到杏花酒,给太皇太後送去,免得太皇太後喝不到酒坏了兴致。”
琼樱眼前一亮,娘娘直接换了概念,把太皇太後的要求,变成了询问。
太皇太後总不能因为一坛子杏花酒下懿旨吧,那样她成什麽人了?
琼樱出去将话带给慈宁宫来的小太监,那小太监也是难缠,听了回话後,笑道:“琼樱姐姐不要糊弄奴才,奴才传的话可不是这个意思。您这样,奴才回了慈宁宫可不好交代。”
琼樱看不得他一副志得意满的小人样,也回以一笑:“咱们永寿宫听到的就是你来询问咱们有没有杏花酒的话,没听到别的,你快去内务府问问吧,当心没有办好差,不好交代,还吃了排头。”
说完,不由分说,将人推搡出去,那小太监还想进来,被守门的小太监拦了,人态度也很好,只说:“咱们娘娘养身体呢,你再这麽吵闹下去,扰了僖皇贵妃娘娘清静就不好了,还是快去内务府问问吧。”
听了这话,即使小太监有慈宁宫的命令,也不敢再强闯,僖皇贵妃若出言说他不敬,要处置了他,慈宁宫即使愿意保他,也来不及的啊。
他只能悻悻地走了。
瑾华让高洋进来,对他说道:“你去打听一下,慈宁宫是来了什麽人还是怎麽了,太皇太後怎麽又来了这麽一出?”
正当高洋要应是退出去的时候,郑宣在门口说道:“娘娘,奴才应该知道原因。”
“快进来说。”瑾华催促道。
“奴才给娘娘请安。”屏风外,郑宣正要跪下的时候,瑾华忙让高洋把人拉住了。
她说道:“快起来,咱们永寿宫不兴动不动就下跪这套,你平日里就跟高洋他们一样,行拱手礼就行了。”
郑宣虽然听高洋他们说起过这个事情,但他也没有想到,他初初来到永寿宫,瑾华不想着将他压服,倒是将他看作自己人,对他礼遇有加,他心中便涌入了一阵暖流。
有一种人,他的脊梁是宁折不弯的,若一味打压,只会适得其反,但若以礼相待,他反而会为对方鞠躬尽瘁。
郑宣正好是这样的一个人,瑾华无意的作为,刚好是他需要的尊重。
他忙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近日里应该会有信件从五台山过来,若奴才没有料错,当是那位给太皇太後的信无疑。”
瑾华知道郑宣之前在康熙那里应该很受重用,但不知道,他竟连这样的秘辛也知道。
她在心中将郑宣的能力又往上提了提,康熙身边果然能人辈出。
她猜测道:“难道,太皇太後对本宫态度的转变也与那位有关?”她也用那位来称呼顺治帝,反正在场的人听得懂就行。
不指名道姓也可以免去一些麻烦。
“应当是如此,娘娘应该知道董鄂妃吧。”郑宣说道。
瑾华有种恍然大悟,又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联想到顺治帝出家的表面原因,又想到太皇太後确实是在又见过顺治帝後,才对她改了态度的。
瑾华沉默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万头草泥马在脑中奔腾而过。
长长呼出一口气,瑾华说道:“慈宁宫再来人传什麽话,就如今日一般搪塞过去吧。一切等皇上回京了,再说。”
“是。”两人异口同声地回道。
郑宣与高洋同样行了抱拳礼,一起退下了,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安定了下来。
永寿宫好像有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他在永寿宫的自由度与得到的尊重远远大于在康熙手下办差的时候,他笑着对高洋说道:“咱们有个好主子。”
高洋与有荣焉的笑笑,可是他最先发现主子的。
“大哥,这件事情涉及那两位,娘娘不好应对啊,如今是可以借着休养身体避过去,之後呢。”
“别担心,五台山那位早年亏了身子,又常年茹素,没有好好调养,他能给娘娘添的麻烦有限,而且,他真正的目标也不是咱们娘娘。”
听到大哥说“咱们娘娘”,高洋心中很是高兴,这说明,大哥在永寿宫没有觉得憋屈,也说明大哥愿意为娘娘效力。
他乐呵呵地说道:“大哥,你受累守一下咱们宫里,我去看看小主子。”说完就一溜烟往偏殿去了。
郑宣失笑,他这两个弟弟在永寿宫还真是把小时候的性情又要养回来了。
不过,他也是真心为他们高兴。
想起刚刚高洋口中的“小主子”他还没有见过,等高洋回来,他也要去见见的。
这边一片其乐融融,那边慈宁宫中,听到从永寿宫回来的小全子的回话,太皇太後气地摔了一个杯子。
後宫衆人少有如瑾华这样敢明目张胆装傻,对这她故意耍赖的,太皇太後一时也拿瑾华没办法。
毕竟,有些事情好说不好听,总不能让人传出,她堂堂太皇太後故意为难一个坐月子的嫔妃吧。
太皇太後暂时偃旗息鼓,瑾华却一直在想办法脱离这样的困境,她没有想过去扭转太皇太後的想法。
有些人一帆风顺久了,是听不进别人的劝说和解释的,瑾华也不想费那心思,做这样的无用功。
这件事情还是要从根子上解决的,顺治帝一直蜗居清凉寺,瑾华从没有听说过,他还插手过宫廷的事情。
假设,太皇太後的异状皆由顺治帝引起,那麽,他的目的是什麽,目标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