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不做配角(快穿) > 第101章 被造反的皇帝男配3(第1页)

第101章 被造反的皇帝男配3(第1页)

第101章被造反的皇帝男配3

萧景承擡头看向上方威严端坐着的萧景翊,面上看不出什麽情绪,他出列恭恭敬敬的拱手回道,“陛下,臣弟对天灾了解不多,几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幽州滁州的百姓若真是遭遇了旱灾委实可怜,臣弟相信以陛下的英明一定已经有了决策,臣弟听陛下的。”

一番话恭恭敬敬既表达出了对百姓的关心又表示了对萧景翊这位帝王的敬重,大臣们听後更是连连点头,根本挑不出什麽毛病。

萧景翊表情淡淡的却没有为难他而是让他退下了,心里却在想萧景承此人果然十分能忍,蛰伏数十年最後扳倒原身登上帝位,怪不得原身最後会输给他,原身是太子,从小学的就是光明磊落的正统之道,他没有萧景承那般深沉的心机,自然想不到萧景承竟然会利用一个女人来害他。

底下大臣的争论其实还没有争出一个结果来,不过端王提到了帝王其他大臣也都停了下来看向上头的皇帝,最终的结果毕竟还是皇帝做决定的。

萧景翊扫了下方一眼,开口道,“既然诸位卿家议论不出一个结果,此事又事关重大,就派钦差大臣前去探查吧,幽州滁州知府是否隐瞒灾情一探便知。”

“陛下圣明!”皇帝发话底下的大臣总算没在反对,这也是一个比较折中的法子了。

“钦差大臣诸位可有人选?”

萧景翊刚问出这句话果然底下又开始吵起来了,能进入大殿的有一百多位官员,这一百多位官员自然不是都同心同意,地域之争,党派之争,决策之争,一件事情争来争去无非是这些派系之间的争斗,看最终是哪个派系占了上头。

而这个钦差大臣其实不算是特别好的差事,事情办好了确实会在皇帝面前露脸,可万一幽州滁州的灾情是真的呢?这一路上只怕不太好过,灾情成真钦差大臣也不会有什麽油水可捞,再严重点的万一遇上百姓暴乱那可就性命堪忧了。

一时间,大臣们都在犹豫,没人敢主动请命。

就在这时,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官员站了出来,“陛下,微臣愿主动前往察探灾情。”

年轻官员站出来其他官员的争论也停了下来,看看这位年轻官员紧接着目光又看向左侧第二位的户部尚书,心里都有些惊讶,这位年轻官员正是户部尚书的嫡长子陈泽远,户部尚书的嫡子怎麽突然站了出来?莫不是这父子私下早就商量好了?

可是,户部尚书大人可是堂堂国丈爷啊,陈泽远是皇後娘娘的亲哥哥,家世显赫,何必自动请缨去做钦差大臣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衆人又小心的看向帝王的脸色,想到了这些年的传言,听说後宫中皇上最宠爱的是媛妃娘娘,反倒是对皇後娘娘没有太多宠爱,况且,他们又看向排在後面一点的徐斌,要说信重,皇上最信重的只怕还是这位啊,户部尚书虽是国丈,但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只怕真比不上徐斌。

这徐斌也是走了狗屎运了,在皇上还是太子时就巴上了,这麽多年过去了皇上还是如此信任他。

萧景翊看向底下一脸坚毅的陈泽远,露出了他今天上朝以来的第一个笑容,“泽远快起来,你是皇後的兄长,朕自然是相信你的,既然你不怕辛劳主动请缨,朕便允了。”

不说其他人的想法,陈泽远听到这话也是一愣,他们陈家已经许久没听过皇上这般亲近的话了,他正要谢恩应下,又有人提出要察探幽州滁州两州的灾情,任务繁重,一位钦差大臣可能不够,最好多派几位大臣。

萧景翊低头看下去,果然看到了徐斌小心看向他的眼神,这是一个故意能让他看懂的眼神,他平静的移开视线,笑着开口了,“爱卿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就派钦天监刘渊,兵部王元遇一同前往,刘渊善天象,到了幽州滁州一定尽快仔细的勘测当地的天象,朕要尽早知道结果。”

帝王的旨意无异于一颗惊雷,惊起了阵阵波浪,陈泽远既然主动请缨,陛下自然会给他这个面子,可是另外两位人选却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刘渊是钦天监的人派他倒也恰得其用,但是他们还以为会有一个名额是徐斌的。

钦差大臣这事确实暗含危险,可是若是事情办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回京後升个一官半职是没问题的,这对于那些家世背景不够深厚的官员来说无疑是一条升官捷径,越往上的官职越难升迁,一个萝卜一个坑,既不受帝王信任又没立功的官员只能熬资历,得熬到猴年马月去。

今天早朝发生的这件事对大成来说确实是件十分重要关乎社稷的大事,下朝後那些官员走出大殿後还舍不得离开,要麽找熟悉的官员打听情况,要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即将前往幽州滁州的三位钦差大臣。

徐斌是皇上继位以来最信任的官吏,他身边自然也少不了攀附和阿谀奉承之辈,因为初入官场时他遭受的斥责和冷遇太多,那时心里就一直憋着一口气,总有一天他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人,後来他逐渐升了官,女儿又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整个京城已经没多少人敢不将他放在眼里了。

但那些曾经轻视过他的人他还一一记着,只等着他权势丰满那天数十倍的还回去,升官後他就更听不得别人的贬低之语了,他喜欢听好话,面上却极尽谦虚,可是此时的徐斌听着和往日一样可以令他愉悦的奉承,心里却不大痛快。

他有九成的把握,方才陛下看懂了他的眼神,这是他们多年来培养的默契,以往只要他有这个想法,只要不太出格,陛下一般都会同意的,可是今天,不知道为什麽,明明看起来陛下的态度没什麽变化,可他总觉得陛下似乎没那麽信任他了。

下了朝,萧景翊把三位钦差留了下来,再和萧景承不对付,他也不会拿无辜百姓的性命开玩笑。

这次幽州滁州的旱情都是真的,而且范围之大时间之久近几十年来从未有过,可即便京城这边早有耳闻,这次旱情却仍旧让幽州滁州的百姓损失惨重,也让他这个皇帝大失。

归根结底,徐斌也是祸源之一,前世的原身看懂了徐斌的眼神,也派了他一起去幽州,因为时间匆忙,路上肯定是辛苦的,可近些年徐斌养尊处优惯了,一路上这也不惯,那也不惯,拖慢了行程不说,他也根本不会想倘若幽州滁州的灾情是真的该怎麽办,还在想着要怎麽在这趟行程里抽油水。

他们到了幽州後立即发现了幽州惨不忍睹的一幕,陈泽远本要立刻回禀京城好让朝廷赈灾,可徐斌拦下了陈泽远送回京的书信,路上辛劳他吃不好穿不好本就心中有怨言,来了幽州後又差点被抢劫,幽州的知府一向清廉,如今忙着赈灾安抚百姓还来不及,哪来得及去贿赂他,没有油水可捞,徐斌更加生气。

一开始,他只是想让幽州的百姓们吃点苦,再给幽州知府一个教训,可後来灾情越来越严重,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幽州滁州的灾民因为活不下去纷纷离开家乡,寻求活路,幽州滁州的旱情也闹得越来越大,直到有灾民一路乞讨最後死在京城城门口,事情才爆发,这件事也让许多百姓看到了萧景翊这个皇帝的不作为,许多百姓对他心生怨言。

而在幽州的徐斌陈泽远被流民抢劫,陈泽远身受重伤,徐斌却丢下陈泽远跑了,徐斌回京後当即倒打一耙诬陷陈泽远,彼时去幽州滁州能做主的官员就只有徐斌陈泽远两人,陈泽远还在回京的路上而且还昏迷不醒着,自然是徐斌说什麽就是什麽。

等到陈泽远醒来时事情已成定局,而且他还没有证据,最後就是徐斌因检举有功升了一级,陈泽远被惩处,那场旱情虽然最後还是被解决了,可萧景翊的名声和却再也回不来了,还有那许多被旱情折磨死的百姓们,何其无辜。

与之相反对则是萧景承,他一个王爷亲自救灾安抚灾民,温和又爱民如子的形象深入人心,端王贤良之名衆人皆知,也为他後来笼络许多朝廷官员奠定了基础。

至于徐斌,或许一开始是跟着萧景翊走的,只是心思不纯,故意巴结,可是等到後来,萧景承的名声越来越出衆,再有徐夕媛在他身边不时的称赞萧景承说他的好话,再给他画下大饼後,徐斌很快就倒戈了,这也不难理解,萧景翊再信任他,给他升职也还是有理可循的,不会无缘无故给他升官,可徐斌本就能力不行,又贪财好色,做得好的事情没几件,他的官职自然升不上去。

而萧景承就不一样了,先是承诺了徐夕媛的皇後之位,又承诺徐斌事成之後不但封他做国公还让他做一品宰相,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即便徐斌一开始不相信,可是再看到萧景承对徐夕媛有多好後也相信了,那时的徐夕媛两人还是真心相爱的,感情自是不假。

徐斌倒戈後萧景承拥有的筹码就更多了,要知道萧景翊极为信任徐斌,对他豪不设防,最後萧景翊的死也有徐斌的一份功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