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被造反的皇帝男配7
“公公先帮本官通报一声吧,皇上如果实在不想见本官本官一定马上离开。”徐斌皮笑肉不笑看着小太监道,眼神却带着若有似无的威胁。
小太监心头一激灵,又想到了往日皇上对徐斌的信任,後宫里媛妃娘娘的受宠,虽说最近媛妃娘娘受罚了,不过万一过几天皇上又想起了媛妃娘娘,他今日要是慢待了徐大人岂不是找死?
想到这里小太监脸上忙堆起笑容,小声解释道,“徐大人您大人有大量,实在不是小的不愿通报,如今皇上正和几位大臣商量要事呢,奴才眼下若是闯了进去打扰了皇上恐怕就连徐大人您也要受到牵连啊,不如徐大人您先去偏殿等一会儿?等皇上忙完了奴才立马去通报。”
听到这话,徐斌脸上的不满才消了一些,不过仍旧觉得憋屈,以他目前的官职,皇上要商量政事也不找他,宫里的消息更是闭塞,他往上爬的心思也更加坚定了。
萧景翊把事情吩咐下去後才知道徐斌来了,他冷冷的看着底下的小太监,身为御前伺候的人竟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泄露帝王的行踪,他底下可真多认不清自己主子是谁的奴才啊,他给了王德福一个眼神,让他将人带下去,这种转眼就把他的事情说出去的奴才他可不敢再用,说严重些的,一个窥探帝踪的罪名就跑不了。
至于徐斌,还是要见的,挥挥手让他们把人带进来。
徐斌走进大殿,一眼就看到了上方的帝王,他假装行礼,正等着皇帝叫他起身,却没想到他俯下半途好几秒上方仍旧没有传来一点声音,他忍不住擡头看上去,却只看到了帝王凌厉冷淡的眼睛。
萧景翊的眼神正好和他对上,将他的小把戏看得一清二楚,他嘲讽的看着他,语气平静却暗含深意,“怎麽?徐大人是忘了要怎麽向朕行礼了吗?还是你和你的女儿一样,因为有朕的宠信就丝毫不将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越到最後语气越冷。
而徐斌,因为幼时的恩情,萧景翊向来尊重他,何时用过这种语气对他说话,吓得直接愣住了,直到看到对方越来越冷漠的眼神,他才反应过来,扑通跪下,连连告罪,“皇上恕罪,臣是想东西一时间入了迷,才忘了行礼,求皇上饶过臣这一次。”
直到对方求饶了好几次,萧景翊才松口,“起来吧。”却没说自己信不信他的说辞。
“徐大人究竟是什麽事要见朕?朝廷重地,不顾朕在商量国事之际也要即刻见朕,朕希望你确实是有什麽要紧的事,不然,呵!”
徐斌心神一凛,独属于帝王的威严深深压迫着他,也是这时,徐斌才深刻感受到不管他在萧景翊心里如何值得信任,对方也还是一个九五至尊的皇帝,是一个可以掌控他生死大权的帝王,不是任何一个可以随便糊弄的普通人,而帝王的宠信也是可以随时收回去的,君要其生则生君要其死就得死。
可是,他哪有什麽比国家大事还重要的事情禀报啊,他就是为女儿来的,以前他还能有五成把握觉得在皇帝心里女儿的事比国事更重要,现在却不能肯定了,这事说到底不过就是後宫妃嫔之间的争风吃醋罢了,他能靠的就是皇帝对他们徐家不一般的情谊,可若是这些都靠不住了,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底气了。
“臣丶臣……”徐斌支支吾吾,上方的人还在看着他,等着他说话,徐斌只能硬着头皮开口,“臣是为媛妃娘娘的事情而来,娘娘年纪还小,求陛下您饶过她一时之失,她也是太过在意陛下了,陛下,媛妃娘娘也算是和您从小青梅竹马长大了,她的性子您是知道的,她生性纯善没什麽坏心思的,请您饶过她这一次吧……”
听着徐斌的一句又一句为徐夕媛开脱的事情,萧景翊就忍不住想笑,呵!徐夕媛若是生性纯善只怕这世上就没有纯善的女子了,至于心意,就更是笑话,从小就假装的情谊也就原身这个傻子会当真。
“徐斌!”冷淡的声音响起,直到对方被吓住不敢再说话他才继续开口,“你可知,小公主都快四岁了,朕若是真要计较,徐夕媛她犯的罪已经足够她死一万次了,她现在还好好的活着已经是朕百般开恩的结果,仗着朕的信任就屡屡藐视朕的威严,你们令朕很失望!”
徐斌猛地擡头,震惊的瞪大了双眼,心里感到了许久未感受到的恐慌,“不,陛下,臣一直是忠于您的啊,在您幼时,还是我救了您啊陛下,难道您都忘记了吗……”
“你还有脸提幼时,收起你的虚情假意!”萧景翊不想再听他的废话,直接打断了他,“幼时朕年纪小被你们轻易糊弄住了,可如今细细想来,你的出现处处透露着古怪,怎麽,是觉得过去了十几年朕就查不到了吗?是不是要朕把证据扔到你面前才肯承认?”
徐斌怔住,眼里却闪过一抹心虚,心里越发惶恐,皇上丶皇上为什麽要这麽说?难道他已经查到了什麽?
萧景翊还未说什麽,徐斌就已经在心里为他找到了借口,是了,怪不得皇帝那天突然开始对他冷淡下来,那个他们之间默契的眼神他也直接无视掉他,也是从那天起,夕媛就开始受到了责罚,如今更是直接揭穿了他,可是他究竟是怎麽查到的?他自问这些事都做得隐蔽,更重要的是皇上为什麽要调查他,他何时对他起了疑心?而他对此却一无所知!
越往深处想徐斌就越绝望,曾几何时,这个在他眼中还是幼时那个小小少年印象的人已经成长成为一个深不可测,喜怒难辨的合格帝王。
结果,怒气冲冲而来的徐斌只能灰溜溜的滚回去,最後还喜提贬官丶训斥丶罚例三连。
徐斌的事情在朝堂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不过随着幽州滁州旱情的严重情况传遍京都,那些人都不再关心徐斌如何了,转而担心旱情的影响,要知道一场天灾严重的足以引起一个皇朝的动荡更叠。
即便萧景翊极力控制,京城的物价也还是受到了旱情的影响,粮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涨,幸好萧景翊早就让人收购粮食,如今也能顺利筹够赈灾粮送往幽州。
但随着他布置在宫外的眼线来报,外面还是凭空出现了许多针对他的流言,或许是阻拦他不成,萧景承转而把目标放到他虚无缥缈的命格上,居然说他是命定煞星,行事惹得上天不满,所以上天才降下惩罚,害得幽州滁州的百姓遭遇旱灾,就差没明摆着说他这个皇帝不行了。
更重要的居然还真有人信了,虽然只是少数几个人相信,可是这种谣言若是继续放任下去,说得人越来越多了,即便是那些不相信的人也会渐渐被洗脑,大部分百姓本就没多少见识,很容易就会被人牵着走,久而久之,萧景翊自然就会失去民心,一个失去民心的皇帝让位自然也是衆望所归了,这就是萧景承打的主意。
随着谣言的越演越烈,就连朝堂的大臣们和後宫都有所耳闻了,每天萧景翊上朝时都能看见那些大臣欲言又止的模样,萧景翊心知肚明,却不戳破他们,而是假装不知道。
紧接着,半个月後押送粮草的精兵又送回了消息,果然,他们半路上遭遇了劫匪,那群人足足有三千多人,扮做普通匪徒的模样,却上来二话不说对着他们挥刀就砍,目标根本不是那几十车的粮食,而是要杀人,精兵一边要护着粮食一边要应对敌人打得束手束脚。
信上说幸好有他暗中安排的人出手相助,不然他们不一定能顺利脱身,即便脱身,只怕那几十车粮食也要被他们毁了,那夥人估计是想着要先把他们杀掉,再推走粮食,所以才第一时间杀的是人,而不是毁掉粮食。
萧景翊知道他们没耽搁多少时间後才放心下来,至于那些粮食,应该是萧景承吩咐的,萧景承如今没有了顺明帝的暗中补贴,一个王爷每月能领的东西就这麽多,可他还有之前顺明帝的赏赐,若他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王爷,守着这麽多钱财足以让他做一个富贵一生的王爷,可他现在要谋反,招兵买马可需要不少银子,说是烧钱还差不多,更不用说他养了这麽多人每天的粮食就是一大笔,他的行事又有这麽多人盯着,想要暗中购买这麽多粮食可不容易,会打上这批粮食的主意也就不奇怪了,何况还能给他捅刀子,一石二鸟。
第二天上朝,萧景翊就看到了再多加掩饰也能看到眼底一片青黑的萧景承,往日脸上的温和也不怎麽挂得住了,他都能感觉到对方脸上的强颜欢笑了,尤其是在他移开视线後那缕强烈的恶意。
而今天的早朝人心浮动,显然是萧景承昨天知道事情没成後加大了人手散布谣言,几个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後目光落到户部尚书陈应廉身上,暗示陈应廉出头,陈应廉如今可是春风得意才对,女儿怀上了龙胎,陛下又极为重视皇後这一胎,基本上每天都要抽时间去鸾凤宫看看孩子,赏赐更是如流水般进了鸾凤宫,虽然因为幽州的旱情陛下提倡节俭,这些赏赐都没有特别贵重,可那也代表了皇上的一番心意啊。
陈应廉可是国公爷,正应该以身作则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