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被造反的皇帝男配8
陈应廉:……
如果可以,他根本不想要这种尊贵,当初要不是先皇下旨,他根本不会让女儿进宫,一入宫门深似海,想再见一面都难,他们家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需要用女儿去换荣宠,要知道之前在知道皇帝宠爱媛妃冷落他女儿的时候他有多想将女儿带回来,再也不管其他。
最後还是脑中的理智阻止了他,帝王只有废後,哪有和离的,除非他们陈家拼着全家性命都不要了,可那样女儿也不会有什麽好下场。
顶着衆多人期盼的目光,陈应廉心中叹了口气,还是站了出来,于公于私他都是不希望皇帝出事的。
“皇上,近日京中……”
萧景翊笑着擡手打断了他,“国公可是要说最近京城里的谣言?”
陈应廉和其他人大臣心里一惊,这话的意思是皇上早就知道了?可他为何不制止,任由谣言传播?
只见上方的帝王已经离开龙座,站起身,“正好朕今日也有好消息要跟各位分享,各位跟我走一遭吧。”
没人知道皇帝到底要做什麽,他们一头雾水的跟着他离开大殿,到了一处皇家庄园,庄园里除了种一些花草树木,最常见的就是种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供给宫里的贵人,然而此时,庄园里的瓜果蔬菜已经不剩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株长势喜人的幼苗。
跟着过来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些幼苗,也根本不知道这些幼苗究竟是什麽,只有少数几个家里是农耕之家一路艰辛考上来寒门官员见过,不过他们也许久没见过了,还是好一会儿才想起来。
“这丶这是不是稻苗?这里竟有长得如此好的稻苗。”
“就是稻苗,可是,我记忆里的稻苗不都是瘦瘦小小的吗?”有些还会泛黄,蔫巴,一看就活不成,其实他们家很少会种稻,稻这种作物精贵,平日里需得精心伺候,还一点都耐不了旱,地里若是干了不及时补水,稻苗很快就会死掉,比他们人还精贵。
他们这些农家若是种稻那也是要卖去城里富贵人家补贴家用的的,自家哪里吃得起。
除了让他们仔细看看这些幼苗,萧景翊还让人把他之前让人改良的那些农具擡出来。
“这些都是经过改良後的农具,改良後同样的农具一个普通农民耕种一亩地至少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还有这些稻苗也是经过育苗法培育出来後才移栽到田里的,稻苗成活率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五十。”
萧景翊的话落在衆人耳里犹如一道惊雷,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不敢置信的看着那些朴实无华的农具,这是真的吗?任何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些话的重要性,可但凡他们了解过一点农事,就会知道节约耕种时间和提高幼苗成活率对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提高幼苗成活率自然可以节约种子成本,虽然种子的成本看着不多,可是对于那些家里困难的农户来说这点种子他们都得节衣缩食才能省下来,实在活不下去的连留作种子的粮食也得吃了。
至于改良後的农具节省下来的时间农户们既可以出门干零活补贴家用,还可以用这些时间开垦耕地,多种些粮食改善生活。
总之,这两个消息不管从哪方面来讲对大成朝来说都绝对是一件好事,甚至更夸大一点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几位工部负责农事的官员更是激动的看着那些农具,如同在看什麽百年难得一见的宝贝般,“陛下,这些农具臣是否可以亲自试用一番。”
萧景翊当然同意,大手一挥就让那几个农民到一块新的田地上教他们。
工部的人兴致勃勃,其馀官员也都好奇的看着他们手上的动作,唯有几位皇帝的亲信大臣互相对视了一眼,眼里闪过同样的了然神色,瞬间恍然大悟了,怪不得陛下听到京城遍布的谣言却无动于衷,丝毫不着急,原来是早有准备啊,只要今日这两件大喜事传出去,外面的不管什麽谣言都会自然崩塌,功亏一篑。
谣言传得再夸张也只是道听途说的谣言,哪有百姓亲眼看到的切身利益更真实也更重要,不管这些农具到底是谁改良的,也不管这育苗法是谁发明的,只要这些东西是皇上去推广的,那麽让百姓得到好处的人就是皇上,百姓也只会把功劳算在皇上身上,感激的人也只会是他。
倘若皇上真的是煞星,上天又怎麽会把这麽好的农具赐给他们呢?那麽只能说明皇上就是真正的命定的天子,所以上天才会对他如此厚待,他的皇位是谁也抢不走的。
陈应廉等一二品官员心里是既欣慰又感叹,欣慰于皇帝对待百姓的仁心,若不是有这份心思,底下的人又怎麽会费心费力的把心思放到农具和农作物身上,学着去讨好上头的人岂不是能得到更多好处,况且这座庄子皇上的私人庄园,现在大片的土地都被改成了农田,大半都种上了各种作物,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皇帝肯定早就有这个心思了,却并不宣扬,而是直到有了成果才告诉他们。
衆人欣慰之馀则是感叹萧景翊是一位好帝王,他们跟对了人,有这样一位帝王对大成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或许,他们有幸可以见证一位千古明君的诞生……
萧景翊扫视了一遍衆人,很快就在一衆喜悦的官员中看到了萧景承那张一片惨白的脸,便是再想强颜欢笑也维持不住了,得亏现在衆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农田和农具身上,除了萧景翊没几人看到他的脸色,不然他一直以来的贤良名声恐怕就要维持不住了。
费劲心思就为了毁他的名声,如今一切都成了空心里面想必要难受极了,不仅如此,他还得小心处理干净自己的尾巴,萧景翊心里笑了笑,可惜,萧景承想遮掩他偏不让他遮掩,算计了他就想全身而退哪有这麽好的事?
“端王,看你的脸色,似乎并不高兴啊,难不成你觉得大成有了这些农具不是一件好事吗?”
萧景翊的声音不大不小,语气平静,却足以拉回衆人的注意力,便是萧景承很快就换上了一张笑脸也还是有反应快的官员看到了他难看的脸色,心里都觉得有些古怪,大家都说端王殿下极为贤良,温和有礼,对百姓更是极为仁善,甚至还有人私底下说要不是陛下占了嫡长的名头,继位的应该是端王才对。
可刚才那抹带着浓浓的怨恨与戾气的人是谁?这是一位拥有贤良名声的王爷应该有的脸色吗?他在怨恨谁,在场的人谁和端王有这麽大的仇恨?既然仁善他又为什麽不为百姓感到开心?
他们满是疑惑,可脑子深处似乎又已经有了答案,除了那位还能有谁?
被衆人注视着的萧景承反应很快,他皱眉揉了揉额角,一脸歉意道,“皇兄,实在抱歉,臣弟昨晚受了凉没睡好,所以今日才有些精神不济,方才身子有些难受,不想打扰到诸位了。”
配上他那青黑的眼角再加上一脸难受的面容还是很能唬住人的,只怕要不是亲眼看到他刚才的脸色的估计就要信了。
“哦?果真?端王身子不适应该要及时让太医瞧瞧才对,少上一次朝朕又不会怪你,若是你在朝堂上晕倒了可怎麽是好,旁人若是不知情的还以为朕苛待了兄弟呢。”
“唉,以前父皇在时端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就连朕也比不上,如今朕却因国库紧张没能让你像以往那般倒是朕的不是了,来人,赶紧扶端王回去休息,让太医院院正好好瞧瞧,往後端王府的份例翻倍,下次端王可不许再这样了,若是坏了身子只怕梦里父皇要来找朕算账了。”
呵!不就是装模作样吗,谁不会啊,反正他看端王不顺眼大家都知道,既然如此,他也用不着装什麽兄弟情了,顺明帝在时萧景承的一衆待遇比他一个太子的都好,这事放谁身上谁心里能没疙瘩,除非其他人敢说自己都是圣人,只会以德报怨,没有任何私心。
而很显然,其他人并没有这样的圣人心肠,他们也想到了顺明帝当初的做法,也都觉得皇上如今只是稍微看不顺眼端王是情有可原了,要知道陛下登基後端王可是立马就被封为了亲王,该他有也从来没有少过,至于恩宠赏赐没有从前多,那不是应该的吗?难不成他一个亲王的用的东西比皇上用的还要好吗?
想得越多也就越能发现萧景承以往的古怪,时时刻刻都在彰显自己的低调和委屈,仿佛皇上对他做了什麽似的,所以他到底在委屈什麽?
以往他们没发觉不过是萧景承是以往的表面功夫做得太好了,名声又好,谁也没有往那方面想,而现在大家虽然没有证据,可心里也留下了一个怀疑的隐患,不知何时就会爆发。
至于萧景翊所提的事,最後自然也没成,不等萧景承说话,就已经有人跳出来反对了,亲王领双倍的份例才是不合规矩,此事若开了先例,其他宗室也有样学样,那还得了,大臣们不会允许这件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