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
徐羡之步履匆匆地踏入议事厅,将和谈的内容一一告知檀道济丶王弘丶傅亮以及谢晦等四位顾命大臣。
衆人皆是一脸愕然,对这进献泥像一事感到莫名其妙。
“这北魏军,竟是为了一座泥像,如此势如破竹地攻打我国?”檀道济眉头紧锁,双手背在身後,在厅内来回踱步。
王弘也是一脸茫然,他捋了捋胡须,沉吟道:“此事太过蹊跷,北魏军此举,必有深意。”
傅亮轻轻敲打着桌面:“北魏军此举,或许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又或许是在为更大的阴谋做准备。”
谢晦则是眉头紧蹙:“如今皇上驾崩于军营之中,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这泥像之事,又该如何是好?”
四位顾命大臣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却都未能得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檀道济猛地停下脚步,看向衆人:“诸位,当务之急是扶皇上的灵柩回到京城,稳定朝局,至于这泥像之事,还是请太子定夺吧。”
王弘微微点头:“檀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应立即着手准备,将皇上的遗体送回京城,以安民心。”
傅亮与谢晦也相继点头。
于是,衆人便开始分头行动,准备将皇上的遗体送回京城,同时,也将这泥像之事上报给太子,等待他的定夺。
议事厅内,随着衆人的离去,逐渐恢复了平静。
徐羡之独自站在厅中,望着衆人离去的背影,淡淡笑了笑,转身离去,留下了一室的沉思。
半月之後,宋国皇宫外,秋风萧瑟,黄叶飘零。
宫门口,刘义符与衆臣肃立,目光凝重地望向远方。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檀道济等人骑着马,护送着皇帝的棺椁缓缓而来。
朝臣们纷纷下跪哭丧,哀声震天。
刘义符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缓缓而来的棺椁,许久之後,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跑到棺椁边,痛哭起来。
谢将军等人见状,连忙走上前来劝解:“皇上已经离开了,请节哀顺变。”
刘义符却仿佛听不见一般,仍然哽咽着说道:“父皇,儿臣不孝啊!你病重之时竟无法陪伴在您身边,儿臣愧对天地良心啊!”
这时,檀道济走到刘义符身旁,拱手道:“殿下,逝者已矣。现如今,国难当头,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皇上既然已去,望殿下能带领我等,共克时艰,重振朝纲。”
刘义符闻言,渐渐回过神来。
他擡头望向檀道济,用袖子轻轻擦去脸上的泪痕,站起身来:“是的,将军说得有理。我不能再沉浸在悲痛之中了,我要振作起来,为国效力,为父皇报仇!”
檀道济点了点头:“臣愿誓死追随殿下!“
衆位大臣纷纷附和道:“臣等愿誓死追随殿下!“
“嗯!“刘义符郑重颔首,“诸位,随我进去吧。“
衆人应了一声,跟着刘义符进入了皇宫。
刘义符屏退衆人,只留四位顾命大臣,命人小心翼翼地从刘裕的寝宫中拿出了那尊神秘的泥像。
四位大臣默默地站在一旁,注视着这尊泥像,心中各怀心思。
刘义符紧咬着下唇,露出悲伤神情:“早知道北魏是为了这尊泥像,就该早点给他们,父皇也不会……”
说到这里,刘义符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难过地抽泣起来。
檀道济面露沉思,没有说话。
谢将军轻声安慰道:“太子,请节哀。这是皇上的决策,我们无法改变。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守护好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