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策问成为锦上添花的部分。
解敏凝视着夏白良久,苦笑而言:"夏贤弟,你这见解实在令我震惊,竟让我心生震撼。"
夏白微笑回应:"政事需从政理思之。"
"当今圣上出身平民,故而更加务实,因此'归于务实''德行第一而文艺其次'这类实用主义思想,更受圣上喜爱。南方虽经学繁盛,却显浮华,难以担当重任。"
"北方虽经学不兴,但学生更重视实际,反而更受重视。"
"除了会试的最后一场,前两场拼的是基础,北方学子未必不能脱颖而出。以兄之才干,上榜当无问题。"
解敏点头,脸上露出轻松之色。
若果真如夏白所言,他此次科举大有希望。
他看着夏白说道:"若我有幸高中,必设宴款待贤弟。"
夏白大笑。
解敏随之莞尔,又好奇问道:"只是夏贤弟,你不打算参加这个小宴?"
"不去。"夏白摇头。
"我性情刚直,在这种场合恐怕会引发许多争执,且我对自身有信心,这样的宴会还是避开为妙。"
"麻烦兄代为传达谢意了。"
解敏点头:"你如此推辞,怕是要被黄子澄等人视为轻狂、高傲、目中无人。"
"值得吗?"
夏白笑道:"我只是个凡人,装不来风雅。"
"他们若要议论,随他们去。"
"不过还请兄提醒他们,莫忘我们之间的约定。"
"士人重诺。"
"应不会失信吧。"
"哈哈。"
解敏苦笑着点头。
解敏离开后,再无人拜访夏白,他返回住处。
同一时刻。
夏白与乞丐打交道的事,传进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毛骧向他汇报时,朱元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冷笑了一声:“天下的文人尽在指责我,说我喜怒无常,说我残暴成性,不惜用严刑峻法对付士大夫。”
“我不*又能怎样?”
“朝野上下都在对我说,天下已经太平了,真的太平了吗?”
“到底太平还是不安,我不知道,但我清楚的是,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甚至我的儿子们,只要见到我,没有一个不说天下太平的。”
“这就是他们的太平?!”
“京师如此,其他地方呢?”
“这些混账东西,我把权力交给了他们,他们就是这样为我办事的?”
朱元璋愤怒了。
他本来就性情暴烈。
尤其涉及百姓的事情。
更何况是在京城,在他眼皮底下,这简直是在公开扇他耳光。
他确实有私心。
但天下哪个不是如此?
而在私心之外,他同样关心天下,也对大明的官员提出同样的要求,让他们务必清廉,反复强调官员必须心系百姓。
对于那些阳奉阴违的官员,他处理的办法很简单。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