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就连他自己,虽然身体一直不好,没能真正上过战场,但也经历过战事。
当年靖难时,朝廷军队趁朱棣外出时想包围北平,逼他回去或直接攻下北平。
那时,就是他带着人死守北平的。
朱高炽怎么也没想到,朱瞻基给了他这么个大"惊喜"。
此刻,他心里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忧愁。
大臣们震惊之后都很开心。
这可是大功一件!
而且是军功!
要知道,太子这边最缺的就是军功,他们大多是文官,在朝堂上还可以,可到了战场上就什么都不懂了。
所以,在武将方面,一直都是朱高煦占据优势。
现在朱瞻基立下这样的军功,对太子这边来说,真是件大好事!
"臣恭贺殿下!皇孙立此大功,实乃喜事一件……"
"以目前的情况看,这次北伐,五皇子必定功劳最大,恭喜殿下!"
"五皇子在军事上确实厉害,咱们大明又多了一位优秀的将领。"
"现在咱们在军队里总算有了发言权,不再像从前那样毫无作为。
五皇子立下如此大功,那些将军们肯定对他刮目相看。"
他们心里清楚,这种刮目相看很可能直接改变军队中的权力分布。
以往,支持朱高炽的武将虽有但不多,军事上基本就是朱高煦一人说了算。
现在这些将军们恐怕得重新考虑该支持谁了。
仅仅四天,两万人就攻下一个草原部落!
鞑靼部族虽不算多强,可朱棣几次北征也没听说攻下哪个呢!更别说朱瞻基只带这么少的人马就把整个鞑靼给平了。
这功劳,从朱棣当皇帝起,就没人能比得上。
朱瞻基展现出的军事才华简直让人震惊。
这些武将一向敬重强者,朱瞻基这次的表现,已经是顶尖高手了!再加上朱高炽是正经的皇位继承人!
想到这里,哪怕大家想不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看战报时甚至怀疑是不是真的。
要不是这战报肯定经过朱棣看过,他们都不相信。
不过,结果就是这样,就行了!
“殿下,以后皇上怕是对五皇子更看重了,皇太孙和五皇子都这么厉害,恭喜殿下!”
大臣们纷纷向朱高炽道贺。
刚从朱瞻基的事里回过神的朱高炽,听见他们突然恭喜自己,有点发蒙。
毕竟他自己看到这份战报时,心里还挺担忧的。"诸位,这话怎么说?”
朱高炽疑惑地问。"殿下,五皇子只带两万人,才四天就拿下鞑靼部族,这从皇上登基以来,甚至大明朝开国以来都没发生过的事,这样的功劳当然值得高兴!”
杨溥笑着说道。
于谦摸了摸长长的胡须,“没错,经此一事,皇上肯定注意到五皇子的军事才能,也能防止武将势力失衡。”
“将来太孙管文,五皇子管武,有他们俩辅佐,殿下的太子之位肯定更稳固了!”
“对对对!”
大臣们附和着说:“这样一来,那个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的汉王,以后想搞什么小动作就更难了!”
如今和朱高炽讨论赋税的都是支持太子的大臣,朱瞻基作为朱高炽的亲儿子,立下这么大功劳,朱高炽的太子地位也更牢固了,对他们来说这是好事,自然也为朱高炽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