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提到朱瞻基擅长文采,朱瞻基则在武艺上突出,并非说朱瞻基在武艺或军事上不行。
其实朱瞻基的武艺也不错,只是跟朱瞻基这次在战场上出色的表现相比,朱瞻基在武艺方面确实差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于谦会有这样的评价。
当朱高炽听到大臣们的祝贺时,他实在不能像他们那样高兴。
自己的儿子这么出息,做父亲的朱高炽为什么反而不开心呢?
如果不是生在皇家,朱高炽肯定会为这事高兴。
偏偏他们都在皇家,而自己还是太子!
要是儿子们个个都有本事,那他们肯定争皇位,而且这种争夺通常更激烈。
现在朱瞻基立下大功,确实是好事,可随之而来可能就是兄弟间的互相残杀!
一想到这些,朱高炽就高兴不起来,反而满是忧虑。
也许有人觉得,有能力的人不一定非得争皇位。
这话有道理。
不过,有能力的人通常也有野心。
朱瞻培之前什么也不管,如今却悄悄掺和进朝廷事务。
朱高炽怎能相信朱瞻培没想过跟朱瞻基争皇位?
朱高炽现在几乎认定,就算朱瞻培背后没人指点,他也肯定是故意藏拙了。
朱高炽甚至巴不得朱瞻培在接下来攻打瓦剌时别再立太大功劳了。
大臣们向朱高炽道喜,他却不回应,大家觉得挺奇怪。
杨士奇瞥了朱高炽一眼,发现他脸上一点喜色都没有,反而透着忧虑,眉头皱着,白白胖胖的脸都要皱成团了。
杨士奇用胳膊肘碰了碰正在说话的于谦。
于谦被碰了一下,愣住,看向杨士奇,刚想问什么事,发现他脸色不对劲。
杨士奇给于谦使个眼神,微微点头指向朱高炽,让他看。
于谦疑惑抬头看了眼,马上闭嘴。
其他大臣也察觉气氛怪异,都闭嘴互看。
杨荣问:“殿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您看起来很烦忧。”
这话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事该高兴,可朱高炽不但不喜,还显忧虑,这是为何?
朱高炽轻轻叹口气,面对杨荣的问话,摇头没说话。
看到这情况,杨士奇猜测:“殿下是为五皇孙立大功而烦心?是不是担心五皇孙和皇太孙的关系?”
杨士奇的话让周围大臣顿时明白了。
对!
现在的明朝,太子在位,皇太孙又很受关注!
在太子的孙子们里,皇太孙能力突出,简直是佼佼者,加上皇上对他喜爱,太子登基后,皇太孙继任太子是确定无疑的事。
别的皇孙心里都清楚这点,所以没人敢跟他争。
偏偏五皇孙最近立功了,开始引人注意。
太子心里自然不安,怕五皇孙要和皇太孙争那个位子。
朱高炽听后苦笑着叹气,声音都有点虚弱,“不管怎样,瞻培能打仗,对咱们大明来说是好事。”
先不说这些复杂的事,轻易拿下鞑靼部,明朝多了个军事天才,确实值得高兴。
于谦见状赶紧劝道:“殿下,五皇孙和皇太孙关系不错,您不用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