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殿下,您瞧瞧,皇太孙和五皇孙出征前关系还是挺和睦的呢。
不管五皇孙是否真想争那位置,皇太孙和他平时关系这么好,应该不至于互相残害。
殿下要是还不放心,等他们北边的战事结束,好好跟他们聊聊不就行了吗?
两位皇孙看起来都是重视情谊的人,您耐心跟他们讲讲,先别太担心。
尽管大臣们这样劝,朱高炽心里还是有点发愁。
用情义和皇位去赌,朱高炽实在放不下心。
加上他自己身体状况不佳,虽没到病危的地步,但觉得撑不了太久。
每次处理完政务就觉得疲惫不堪。
这情况可不好。
所以,朱瞻基和朱瞻培这一代人的争斗很快就要公开化了。
要是再来次靖难那样的动荡,他们家族要担很大的责任。
这时,远在北方草原的朱棣,心里也有类似的顾虑。
朱棣坐在桌前,看着面前的纸,难得心神恍惚。
纸上写着“朱瞻基,朱瞻培”字迹刚劲,显然是朱棣自己写的。
他的目光落在这两个名字上,脑海中浮现起多年前来回驰骋、从北平打到当时的国都的画面。
他闭上眼,还能想起侄子的样子。
朱棣与已故太子朱标关系很好,所以朱允炆小的时候,他也跟这个侄子相处融洽。
但最终,他连侄子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只剩下一团大火。
朱棣不后悔发起靖难,可想到结果变成那样,心里也有些感叹。
最重要的是,朱棣睁开眼,看着眼前的名字。"父皇,您觉得当年的事会重演吗?”
朱棣声音很轻,像一声叹息。
在纳木儿河边,有一小队身穿明军制服的人,正藏在远处灌木后,领头的是朱高燧!
因为瓦剌军驻地周围空旷,他们只能躲得稍远些来观察瓦剌军。
好在虽然距离远点,仍能清楚看到他们的动作。"殿下。”
忽然有个士兵快步走来,在朱高燧身后低声喊道。
朱高燧转身,皱眉问:“什么事?”
“殿下,这是宫里传来的话。”
两人说话声音都很小,毕竟现在正在暗中监视瓦剌军,稍有动静就可能被发现。
听到这,朱高燧带着报信的士兵又往后退了些。
确保他们正常交谈也不会被发现。"说吧。”
“殿下,朱将军已经收复鞑靼了。”
士兵的声音里还有些惊讶。
朱高燧听见这话,脸一下子沉了下来。"收复了鞑靼?!”
朱高燧使劲压住情绪,差点没喊出来。"这怎么可能?”
他心里直犯嘀咕。
这才多久,朱瞻基居然就把鞑靼拿下了?
周围的人看他这样,也没觉得奇怪,毕竟当初自己知道这个消息时比他还激动呢!
“王爷,这消息千真万确,皇上已经在鞑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