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六朝云龙吟 > 第2章(第2页)

第2章(第2页)

韦玄成不能不开口,只好道:“此乃天子家事,诸位静待便是。”

另一名使臣笑道:“贵国之事当然与我等无关,我等只是问问。只不过韦丞相说此乃天子家事,小臣不敢苟同。天子无私事,何况此等大事呢?”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这帮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的混帐!吕冀心下大骂,重重一拂衣袖,“请三公九卿议事!”

吕冀本来准备稳住局面再商议立嗣之事,但现在被那帮使臣一挑拨,群臣人心浮动,立嗣之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九卿中大司农宁成、少府五鹿充宗被逐,如今空缺,其余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张汤、大将军霍子孟、大鸿胪车千秋、宗正刘德、卫尉吕淑等人都在宫中,不多时便齐聚殿内。

吕冀懒得再兜圈子,迳自说道:“天子驾崩,如今立嗣之事迫在眉睫。请各位来,便是议论一下,先拿个章程出来。这位绣衣使者江充,行事稳妥,一向得太后信重。咱们议定之后,由他禀之太后。”

霍子孟、金蜜镝、张汤等人都不作声。

殿内沉默片刻,大鸿胪车千秋首先开口,“不知如今可有人选?”

江充道:“千乘侯刘缵聪颖过人,按辈份为先帝之侄,继先帝之嗣可谓顺理成章。”

金蜜镝刚要开口,已经有人说道:“千乘侯年仅八岁,入继大宝似乎有所不妥。何况……支系也远了些。”

众人都看了过去,却是九卿之一的宗正刘德。刘德是汉国宗亲,又主管宗室诸事,对刘氏亲族了如指掌。

车千秋道:“千乘侯年纪虽幼,但天生聪慧,可为备选。”

众人议论几句,便定下来作为备选。

江充接着说道:“近支宗室里面,河间王之孙刘志,年十五,聪明贤能,有帝王之资。”

众人心下雪亮,江充先提的刘缵年仅八岁,一旦继位,太后至少垂帘听政十年。江充接着提出的刘志年已十五,看似退了一步,但刘志正在议论亲事,迎娶的正是吕氏之女。他若继位,吕氏后族又多了一个皇后。

张汤开口道:“清河王刘蒜以明德著称,为人沉稳有大度,可当国。”

吕冀拧起眉头。汉国诸侯王中,以清河王德望最著,名声最好,他早知道肯定会有人提出清河王,却没想到开口的会是张汤。

金蜜镝道:“何不立定陶王?圣上将定陶王接入宫中,立嗣之意昭然。我等当秉天子遗志,立定陶王为嗣。”

吕冀心下更烦,若立定陶王,垂帘的就不是吕氏,而是赵氏了。

江充搪塞道:“此事当禀之太后。”

江充话未说完,外面便传来一阵吵嚷声,“让开!”

两名守在门前的内侍被人推得跌进殿内,接着一群人大步入内。吕冀一眼看去,心里就腾起一团火。这回来的都是留在京中的刘氏宗室,为首的是江都王太子刘建。往日为求立嗣,刘建没少在阿姊面前钻营卖好,平常见了自己也是客气万分,没想到天子刚刚驾崩,他就按捺不住地跳了出来。

莫非他以为天子驾崩,他就可以登基了?简直是做梦!

吕冀沉着脸道:“此间正在议事,汝身为诸侯,何故擅闯?”

刘建昂然道:“此乃我刘氏家事,岂能由尔等密室私议?”

吕冀大怒道:“朝中重臣俱在,何来密室私议?”

“敢问大司马,你们拟定继嗣者是谁?可敢公之于众?”

吕冀拂袖道:“我犯不着和你说!”

江充一看话风不对,赶紧说道:“这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如今正在商议的三位,千乘侯刘缵、河间王之孙刘志、清河王刘蒜。”

霍子孟道:“还有定陶王刘欣。”

“连那个黄口小儿也能入选,”刘建高声道:“我刘建身为江都王太子,难道没有资格继承大宝吗?”

江充提醒道:“建太子与天子平辈,岂能继嗣?”

“兄终弟及,有何不妥?”刘建冷笑道:“何况天子驾崩之前曾有遗命,嘱我继承帝业。”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哗然,吕冀更是赫然变色,“一派胡言!哪里来的遗命!”

刘建反诘道:“大司马如此笃定,莫非大司马当时在场?”

吕冀不禁语塞。

霍子孟喝道:“建太子!切莫妄言!”

刘建神情笃定地说道:“我既然敢在诸位面前说出来,自然是有证据。”

张汤道:“什么证据?”

刘建目光从群臣面上一一扫过,然后道:“昨晚天子驾崩前,有人亲耳听到天子将帝位于我——赵昭仪可以作证!”

张汤皱眉道:“赵昭仪已然自尽。”

刘建略微一怔,随即目光炯炯地盯着吕冀,“只怕不是自尽,而是被人灭口了吧!”

吕冀指着刘建,“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