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预料到了他会带人前来。
司徒征看向瞪大眼睛的衡王孙,道:“晟睿兄,劳你亲自回到围场外,去向陛下回禀肃逆之事。”
衡王孙惊魂不定,点头应下。他一走,又有几人跟上去护送他报信。
肃王高呼:“放箭!”
羽箭如密雨一发发向着司徒征以及他身后的武卫而来。司徒征拔出佩剑,道:“诛逆贼!”
他身后,一声声“诛逆贼”响彻云霄。打斗声放箭声四起,眼看双方将士陷入缠斗,肃王反倒平静下来,已有人去追杀报信的衡王孙,只要截杀住,一切都还没结束。
肃王振臂高呼:“太子意图犯上作乱,本王奉命救驾,随我杀光反贼!”
见状,司徒征这边的人高呼时也都加上了肃王的名号。
肃王冷笑,能活着出去的人,便是正统。死在这里的,才是反贼。
兵刃相撞声不断,马鸣冲天。不一会儿,围场内的所有人都听到动静,顾不上猎杀鸟兽,相继赶来。
眼前一具具尸体,人头滚滚,鲜血直流。再加上两方将士的喊话。匆匆赶来的人都惊呆了。
论理,太子好端端坐在皇帝身旁,何时有犯上作乱的举动?反而肃王突然带着大批甲士出现在这荒地,形迹可疑。
司徒征的剑上已经卷刃,他抹了一把脸,快马奔袭到谢侯等人身旁,飞快向他们说了肃王谋反之事,主动而谦恭地请示他们,该当如何。
谢侯和左骁卫将军薛康德对视一眼,薛康德道:“反贼当诛!”
闻言,司徒征平静地点头。薛康德退后几步,交代自己的一个下属去请示皇帝调兵。
谢宪看着眼前杀成一片的迹象,肃王已经是强弩之末,等禁军奉着皇帝命令一来,估摸着挣扎不了多久,就能尽诛。
他突然出声道:“你们是算好的,让我和几个大将都亲眼看着肃王带兵谋逆。”
司徒征道:“肃王要挑这个日子,没人能逼他。”
谢宪瞥他一眼,见他神色沉静,手中的剑却还在滴着血珠。他肯定地道:“是你们帮着他顺利到此的。”
“谢侯慧眼。”司徒征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城内作战,易伤无辜。在此荒地两边将士打起来,即不会伤及百姓,也能让王公诸臣都目睹肃王的乱行。
围场外,鼓乐声已经停了。
高台华盖下的说话声都轻了下来,一片异样中,纪襄看着太子妃紧绷的神色,觉得她是知道发生了什么的。
少顷,衡王孙燕晟睿打马疾驰而来,离皇帝端坐的高台还有几步距离时翻身下马,高声道:“禀陛下,肃王带着上千甲士来了,意图谋反!”
他声音嘹亮,在外的所有人都听见了。瞬间,围场外如同炸开了油锅,慌乱的惊叫声和窃窃私语声纷纷响起。
“什么?”
纪襄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尖利的惊呼,似是要扯破人的耳朵。
她攥紧了拳头。
皇帝的脸上,闪过一丝愤怒和惊讶。他锐利的视线在平静的太子,惊慌失措的谈家二妃脸上扫过,喝了一声:“项之荣!”
项之荣跪倒在台下,在皇帝目光示意下上前,听了皇帝几句吩咐,领命而去。
纪襄大着胆子,眯起眼睛扫了一眼皇帝的脸色。
他面沉如水,看不出任何情绪。
空气似乎变得燥热起来,凝结成了硬邦邦的东西,让等候消息的人都如坐针毡。
一道道消息从山林中传出来,约摸过了一炷香后,有不少胆小的已经借着更衣方便的理由想回到行宫,但都被佩刀禁卫拦住了。
又过了片刻,肃王伏诛的消息传出。
有人痛哭流涕。还有人激动不已,但更多的还是,还是深深的茫然。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肃王怎么突然到了司阳,又是怎么死了呢?
纪襄看到太子妃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她惊讶错愕之余,也觉心中明快。
这下,谈家是彻底完了。
皇帝走了,各人也都在嗡嗡的议论声中,各自散去。
一场仪式盛大的春蒐,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纪襄回到寝居后,仍是觉得恍恍惚惚。
肃王竟然就这么死了,作为乱臣贼子死了。
她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司徒征在忙的事,或许是在雪灾之后就着手忙碌的。她想起了司徒征简短地回答过她,他父亲身体无事。
纪襄当时以为是他不愿意多言,现在一想,是他的真话。
他父亲的病,也许只是他往返京城的借口。
而太子妃显然是知道会发生什么的。太子也做了安排,让武婢们贴身跟着太子妃和公主,万一是肃王赢了,可做保护。
她坐在书案前,将其中的关窍大致想通了。
顾明辞她听说过快要和离了,但他的妻子也被太子妃安排在了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