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重回八零,顶级白富美了 > 3040(第18页)

3040(第18页)

签下合同,天色尚早,林夏青抓紧时间上商店买了两捆褥子和两套被单,也顾不上过水不过水了,棉花褥子、被单、枕套晾上晒绳,被太阳烘一下午,权当消过毒了,等明儿天气好,再起个大早清洗一番。

这回上青市之前,林夏青怕家里失火的事情会吓到小姑姑,特地转道供电局给林书蓉知会一声,叫她不用太担心,家里除了被火烧干净了,人逃出生天没什么事,该带的细软也都带了。

林书蓉得知消息,当场大惊失色,好好的房子居然一夜之间被大火烧成了一把灰,这叫她着实心惊肉跳了一番。

不过更可恨的是大哥林书亮,这种纵火残害弟媳残害侄女泯灭人伦的事,他居然做得出来!一想到这事儿里面有妈、大嫂还有大姐的撺掇,林书蓉一颗心剜掉地痛,一家子骨肉手足,竟没有一个配为人的。

林书蓉一边彻底对家人死心,一边抹掉眼泪,当机立断给林夏青凑了十来斤的全国粮票,这些都是她平时一点一点攒起来的,有的是问同事借的,嫂子和侄女去青市总得先解决吃饭问题吧,虽然不多,但多少也是她的一点心意。

林夏青拿着林书蓉给的粮票去附近粮店买了十斤米,一路生扛回来,顺便在路边囫囵买了两个烧饼准备当晚饭。

家里只有炉子没有煤炭,暂时生不了火做不了饭,芹姐说煤场离这儿不算远,这一片买煤都上那儿去买,等明天她轮休了,她正好领着林夏青去熟悉熟悉门路。

邻居们都爱跟芹姐上煤场排队买煤,她本家的堂姐就在煤场工作,哪一批煤耐烧,她堂姐给指点的一清二楚,而且很多时候煤场不要的碎煤渣,芹姐堂姐都会给芹姐留点儿,邻居们可以顺道跟着一起沾光。

等林夏青把一袋十斤重的大米扛回家,乔春锦已经把屋里屋外都打扫擦拭过一番,正厅的饭桌上居然还摆着两碗香气扑鼻的鸭汤面。

林夏青把米袋往地上一卸,撑着累坏的老腰说:“妈,哪儿来的面啊?”

一碗挂面汤色清亮,上面居然还有几块肥瘦相间的鸭肉,这鸭子养的可真肥,面汤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脂,绿绿的小葱洒在汤头上,把这碗鸭汤面点缀得更加诱人了。

乔春锦赶紧给女儿递了一双筷子,“快洗个手来吃面,隔壁毛嫂送来的,咱们下午来租房子那会儿,她不就正在院子里烧松香拔鸭毛么?你去买米的时候,她上咱们屋子转悠了一圈问我们缺不缺什么急件,大约见我们厨房里连只锅都没有,觉得我们晚饭解决不了,一转头就回家给我们下了两碗面送过来,怪不好意思的。”

林夏青感动地说:“毛嫂家今天宰的这只鸭可真忙碌,心肝肠去了芹姐家,一部分肉又做成汤面的浇头送到咱们家,这房子附近的邻居都是好人,妈,咱们运气真好,碰上好邻居了!”

乔春锦推她去厨房里洗手,在她耳根子旁边念叨:“也不一定全是好人呢,咱们右边那户,毛嫂就让咱们少来往,当初食品厂分房子,谁都不乐意要小苏这套,就是因为隔壁那户人家是个惹不得的刺头,毛嫂让咱们娘俩平时少和隔壁那户接触,省的被风言风语连累。”

林夏青拧开十字黄铜水龙头开关,水流哗哗地从孔眼里送出来,感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这要是在乡下,平时她们娘俩想喝一口水,还得去村里的公共井眼千辛万苦地挑水回来。

“怎么,咱们边上住着黑山老妖?”

乔春锦搡她一把:“鬼丫头,下班点儿呢,说这些编排人的话也不怕叫隔壁听见。”

她压低声音小声道:“听毛嫂说隔壁住了个寡妇,就在后面的食品厂里上班,有个七八岁的儿子养在乡下公婆家。这女的在外名声是不大好的,听说和厂里的领导私下关系不太检点,平时在厂里仗着领导宠爱为人也是泼辣张扬,他们厂里的人早看不惯她了。听说这女的进厂第一年就插队分上了房子,也是因为她走邪门歪路拿到的房子,众人心里才这么不服,这么些年厂里职工谁也不愿意跟她做邻居,她左边这户是今年刚分到房子的小苏,右边那户房子现在还空着呢。”

林夏青点评说:“真傻,有免费的房子不要,谁要是免费送我一套房子,闹鬼的鬼宅我都搬进去照住不误,瞎矫情什么,不就是邻居风评不好?多大点事儿啊!也就是食品厂这会儿效益好,房子由着他们挑,等厂子什么时候效益走下坡路了,没准厂里分公厕旁边的茅草屋他们都得抢破头。”

林夏青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分房子这种好事儿可是短暂的时代红利啊,还挑三拣四,真不知道食品厂平时养着一帮怎样眼高手低的人。再说,古往今来寡妇的名声就没几个好的,人们看寡妇不是戴着同情弱者的滤镜,就是戴着黄色滤镜,她妈之前不也一样在青河村被造黄谣么?

乔春锦掐了一把女儿的小腰,斥道:“嘴里没个禁忌,神啊鬼的小孩子别乱叫,快洗手,洗好去吃面,吃完我涮了碗给毛嫂送回去。”

一碗美味的鸭汤面落肚,林夏青舒服得十个脚趾头都绷起来了。

这年头乡下散养的鸭子肉质太香了,从来不吃鸭皮的林夏青,因为鸭肉实在馋人,破天荒将鸭肉连皮带肉地囫囵吞下。毛嫂的手艺太好了,这鸭子是用清汤吊的,竟闻不出一丝鸭骚味,而且鸭肉炖的酥烂不柴,是林夏青有生以来吃过最淳朴却最好吃的鸭肉做法,原汁原味,食材绝顶优质。

林夏青把碗里的鸭汤都喝了个底朝天,回来路上买的两只烧饼则被无情地晾在一边。

乔春锦也是吃得畅快淋漓,额头都发了汗,“毛嫂说我一会儿找她还碗的时候,她分我一些白菜、菠菜、胡萝卜种子还有火葱头,这附近山上有一块部队闲置的空地,是她和芹姐发现的秘密基地,快入秋了,这几天她和芹姐准备上山种菜,说到时候带着我一起上那种菜,这样过冬的蔬菜咱们娘俩就能省上一笔。”

林夏青警惕地问道:“部队闲置的地?平时没人巡逻吗?别到时候碰上部队里的人说不清,他们都是身上扛枪的,不见得好说话。”

不是林夏青故意泼冷水,而是人家部队真枪实弹,枪子儿无眼,万一碰上巡逻的士兵,她们几个妇孺很有可能会被当成鬼鬼祟祟的细作抓起来。

乔春锦道:“毛嫂说她和芹姐在那儿种了三四年的地了,部队的人从来没管过,应该不妨事吧?如果部队的人真不让我种地,到时候我就不种。毛嫂还说,等天气彻底冷下来,山上的毛栗子就成熟了,她和芹姐每年都上山打栗子,剥了栗子拿去市场上卖,能挣点辛苦钱。要是勤快点,还可以做成栗子罐头,放着冬天吃,一边坐在炉子边上烤火,一边吃甜津津的栗子罐头,别提多美了。毛嫂说她每年秋天给家里一双儿女做栗子罐头,都要把十个手指头扎个遍,栗子肉的刺壳太难剥了,再小心的熟练工都少不了要吃几回苦头。”

林夏青忙道:“妈你到时候剥栗子我给你买一双胶鞋,你双腿并拢踩在栗子上,手上拿根粗一点儿的树枝捅栗子壳,稍微一使劲,栗子就能从里头掉出来。到时候我再给你买双劳保手套和火钳子,你捡栗子的时候不扎手。”

乔春锦古怪道:“咱们村里没种栗子树啊,你这丫头都是从哪儿学会这些东西的?”

林夏青当然不会说她是治愈系电影《小森林》的忠实影迷,这系列片子她看了不下百遍,影片女主角从城市返回乡下过着自耕自种的悠闲田园生活,那种向往的生活一度就是林夏青挣钱的动力,她期待着有一天自己挣够了钱,回家翻修祖屋,从此过上如女主角一般自由自在又与世隔绝的田园日子。

林夏青会剥栗子就是和女主角学的,如法炮制。

“书里,当然是书里,在县城新华书店挑书的时候,我看见一本书里有教人怎么剥栗子,而且栗子用来做蛋糕也很好吃。”

乔春锦道:“哦,现在的书真是千奇百怪,教什么的都有。不知道胶鞋和手套贵不贵?如果不贵,到时候可以给芹姐和毛嫂也买一双,她们待我们娘俩没说的,有什么好东西,我们也要时常想着人家才是。”

林夏青谆谆点头,“那是自然,人和人都是相互的,好来好去才长久,咱们要上道。”

***

快五点的时候,芹姐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回来给孩子们做饭,她把自行车停在雨棚下,没直接进屋,而是先上隔壁串了个门,见林夏青母女已经将家里收拾了出来,这才放心地回家做饭。

临走前还看了一眼饭桌上冷掉的烧饼说:“我特地去菜市场买了两味卤菜,一副大肠、一块猪肝,你们娘俩晚上就上我那搭伙,这家里连冷锅冷灶都没有,你们晚上喝西北风啊?烧饼哪能顶饱,你们娘俩甭跟我客气,下午回单位前我就喊老大晚上煮你们娘俩的饭。”

芹姐人很周到热情,又一次把林夏青给感动坏了,她推着芹姐赶紧回家做饭,家里孩子该饿垮了,“我们吃过了,毛嫂给我们煮了两碗面,芹姐你下班连孩子都撂下不管先往我们这头跑,赶紧回去歇歇吧,我和我妈今天可是没少给你添麻烦。改明儿我请你和毛嫂上我们新居吃一顿开火饭,到时候你们可别嫌弃我们家寒碜。”

芹姐挑了眉毛说:“就这毛嫂还跟我抢呢?成,你们吃过了就好,我还担心我在菜市场排队买卤味时间太久,你们娘俩早就饿的搜肠刮肚。”

林夏青笑说:“快回吧,我的好芹姐。”

芹姐被她推着走,想起一事,拧头道:“你这孩子,你妈叫我芹姐,你也叫?喊我姨还差不多,该给我抬辈分了。”

林夏青甜甜一笑,叫道:“好芹姨,远亲不如近邻,以后你就是比我亲戚还亲的人了,咱们的缘分真不浅!”

芹姐满意地点点头,“是不浅,老天知道我没闺女,给我送个外甥女让我当姨呢。”她对乔春锦道:“小夏妈,今天我实在太高兴了,能和你们成为邻居,我马小芹比吃麦片中大奖还高兴!麦片厂做活动,上个月我亲戚买麦片刮出一台大彩电,可把我给眼热坏了,现在有了你们这两个大活人,我觉得生活变得精彩多了,比呆在玻璃屏幕前看那彩电傻乐不知道有意思多少。”

芹姐说着笑着走出院门,差点儿迎面和一个打扮妖气精神的女人撞上。

芹姐脸色微微一变,有点儿尴尬地朝那人打招呼道:“小郭,下班了啊?”

女人不咸不淡地点点头,然后从裙摆的兜里翻出来一小串钥匙,径直打开了林夏青家右边紧挨着的那户院子大门,徒留下一串很细微的女性淡香飘散在风中。

林夏青瞪大眼睛朝乔春锦看去——妈,她就是毛嫂说的隔壁那个寡妇?

乔春锦咽了咽口水,朝女儿点点头,母女俩心有灵犀似的演默剧。

芹姐看出来她们母女脸上互相暗送秋波,扑哧压低声音笑说:“毛嫂可真没把你们当外人,我先回家做饭,等吃了晚饭我再来和你们唠,以后咱们这一片可就热闹了,哎呀呀真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