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被彻底愚弄的愤怒,如同万年冰川下的寒流,在他胸膛深处冲撞、激荡。每一次心跳都沉重得如同巨石落地。
这个食死徒,这个无名小卒,竟然像个小丑一样戏耍了他,用他精心设计的、自以为终结阴谋的盛大登场!
在俄罗斯浪费的时间,追踪到的线索,消灭的“白卫军”。一切的一切,竟然只是伏地魔布下的烟雾,一个为他这个“被忌惮者”量身定做的障眼法!
-----------------
而就在卡尔文到达俄罗斯的这一天,在伦敦对角巷那家铺着深红地毯的奢靡酒店里,科里·伯查特(ryburchat)正悠然地切开盘子里最后一瓣煎蛋。
阳光透过拱形玻璃窗洒在银制餐具上,跳跃着轻浮的光斑。
他穿着剪裁完美的墨绿色巫师袍,领口别着一枚古铜色胸针,刻着看不懂的符文。这身打扮让他看起来像个刚从巴黎沙龙里溜出来的作家,而不是在魔法界缝隙里穿行的猎手。
他把报纸摊在桌布上。头版头条全是格林德沃的新闻——
“格林德沃血洗精神病院,奥地利倒戈!”旁边是一张模糊的照片,盖勒特·格林德沃的脸像老鹰般凌厉,背景里的火焰扭曲得狰狞。
科里的嘴角一勾,没笑出声,却像尝到了甜酒的余味。
他心想,这老疯子还真是懂得造势,把欧洲搅得人仰马翻。多好,所有人的眼睛都被粘在这出大戏上,谁还管角落里爬动的蝼蚁?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味太浓了,但他喜欢这苦涩——世界就该这样混沌,才好浑水摸鱼。
结账的时候,柜台后的女服务员盯着他愣。她年纪不大,脸颊上还带着雀斑,手指捏着账本边角白。
科里一眼就看出她喜欢他,那种小女生的迷恋像廉价香水般明晃晃。他说话时故意拖慢语调,声音像砂纸磨过丝绸。
“这地方,霍格莫德的分店还在营业吗?听起来是个好去处,换换空气。”
女服务员倒抽一口气,像被噎住了。“有,有的!”她忙不迭帮他办入住单子,羽毛笔在纸上沙沙飞动。
“您真幸运,顶层的套房空着,能看见整条村道!”她眨着眼,手指无意识地绕着梢。
科里心想,天真啊,一点小殷勤就能买下信任。蠢得可爱。可惜,这些人永远不会懂,真相藏在糖衣炮弹的后面。
飞路粉带他抵达霍格莫德分店时,天还早。炉火绿光一敛,他就站在了铺着厚毯的房间里。套房大得过分,像贵族的空荡舞厅,窗户敞开着,十一月湿冷的空气涌进来。
科里走到窗边,肘支在窗台上。下面就是村道,熙攘得像蚂蚁搬家。
正下方,三个少年的身影推开了蜂蜜公爵糖果店的门。
哈利·波特,乱糟糟的黑顶在寒风中,外套松垮垮地挂在他肩头。他一边倒退着走,一边和罗恩·韦斯莱说着什么,脸上是那种少年人特有的急躁兴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赫敏·格兰杰落在后面,翻着一本厚书,眉头拧着,时不时出声打断他们——“罗恩,别碰那个!我们得回去复习!”
罗恩做了个鬼脸,声音飘上来:“赫敏,放松点儿,就买点巧克力蛙!”哈利哈哈大笑,推搡着罗恩,三个人拥作一团钻进店里,空气中剩下一串清脆的笑闹声。
科里的目光扫过他们。那气氛,像春天化冻的溪水,叮咚作响,不知忧愁。他心想,邓布利多的小英雄们还在无忧无虑,以为世界是蜂蜜公爵里粉红色的糖霜房呢。易碎的天真。
稍远处,一个女孩独自走着。穿着斯莱特林的巫师袍,银色领边在风里轻轻扬起。劳拉·罗齐尔。她的步子不紧不慢,像量过的尺,脸上没表情,活像橱窗里的石膏模特。
她没看糖果店,却在路口停下,假装研究一个挂满魔法雪花球的摊位。眼神却斜斜地瞟向店门——是在盯人吧。
科里第一次见她,但情报早告诉他,罗齐尔家的姐妹就是格林德沃安在霍格沃茨的眼线。危险的东西,裹在学生皮囊里。他心想,这小间谍倒挺专业,心思硬得透亮。
而在村道的另一头,莱姆斯·卢平现身了。风衣裹紧他那瘦削的身子,脸上刻着熬夜的疲惫纹路,但他步子稳健,像块移动的岩石。他在巡视,目光从一家店铺扫到另一家,时不时驻足和对角巷里熟悉的店主点头寒暄。
卢平不显山露水,但科里感觉得出那份警觉——一个成年人的守护本能,警惕着黑暗中窜出的危险,哪怕眼前都是少男少女的笑脸。
科里心想,这狼人倒是个角色,骨头硬。邓布利多还真会选人站岗。
他把窗子猛地合上。玻璃震颤一声,隔绝了外面的喧闹。房间里只剩下呼吸声和壁炉火舌舔着木柴的噼啪响。
科里走到书桌旁,拉开雕花抽屉。里面躺着一本牛皮纸封面的日记本,纸页泛黄,边上卷着毛边。他拿起一支墨绿色的羽毛笔——那是他在巴黎买的小把戏,染着毒芹汁的味道——开始写字。笔尖沙沙擦过纸面,像刀划着沉默。
很快,科里·伯查特放下笔,将日记本合上,那本泛黄的小册子吸收了他的毒计,也吸走了房间里的最后一丝温度。
他站起身,动作流畅得如同捕食前的蛇。霍格莫德午后灰蒙蒙的光线透过脏污的窗户,勾勒出他瘦削而紧绷的轮廓。该行动了。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别在旧呢子大衣翻领下的记者证——荷兰《郁金香魔法报》,科里·伯查特,证件上的魔法水印完美无瑕。
他又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显得斯文的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冰冷,与他此刻刻意模仿的热情笑容格格不入。
最后,他对着壁炉上方模糊的镜子调整了一下领结,确保一切都显得无辜又专业。专业,是的,就像处理一条亟待布的社会新闻。
走出旅馆,十月底的寒风裹挟着雨丝,带着湿冷的泥土和炊烟的气息扑面而来。科里缩了缩脖子,目光像扫帚柄一样扫过泥泞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