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沉舟的心被狠狠触动。他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拂开她被夜风吹到脸颊的一缕丝,指尖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星晚,"他低唤她的名字,声音沉稳而带着力量,"你不需要立刻给出答案。这么大的事情,本来就需要时间想清楚。星辰那边,林制作人既然亲自递了名片,就说明他看中了你。这份看重,不会因为你需要几天时间思考就消失。我们有的是时间,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把能想到的好的、坏的,都摊在阳光下看清楚。"
他顿了顿,眼神无比认真:"无论你最后怎么选,星晚,我只坚持一点:那就是这个选择,必须是苏星晚自己的选择。不是被恶评吓退的选择,也不是被我的担忧绑架的选择,更不是被星辰的光环冲昏头脑的选择。它必须是你深思熟虑后,真正觉得对得起你的音乐、对得起你的人生、也对得起我们感情的那个选择。其他的,我们一起面对。"
"我们一起面对。"这五个字,像定海神针,牢牢地钉在了苏星晚动荡不安的心海中央。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苏星晚背着厚重的乐谱和理论书,准时出现在教室、琴房、图书馆。她强迫自己专注于眼前的和弦分析、复杂的赋格结构、教授强调的音乐史背景。指尖在琴键上流淌出巴赫的严谨、莫扎特的灵动,每一个音符都力求精准,像是对抗内心躁动的武器。她需要这种专注,需要这种沉浸在纯粹音乐技艺中的感觉来稳定自己。
然而,那烫金的名片像一个无法关闭的背景音,总在她稍一分神时,就在意识深处嗡鸣。网络上的风暴并未完全平息,偶尔点开手机,还是会瞥见一些或酸或贬的言论,像甩不掉的苍蝇。她学会了迅划开,努力不让它们再像第一次那样刺穿心脏,但那隐隐的钝痛和残留的寒意,依旧提醒着她前路的荆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顾沉舟履行着他的承诺。他没有再主动提起合作的事,避免给她压力。但他用行动构筑着更坚固的堡垒。他会默默记下她随口提到的想听的某场小型室内乐演出,搞到两张票;会在她熬夜赶分析报告时,煮好温热的牛奶放在琴房门口;会在她对着复杂的对位法作业眉头紧锁时,递过一块她喜欢的抹茶蛋糕,说一句"歇会儿,脑子需要糖分"。他依旧陪她练琴,在她弹奏《暮色随想》时,会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然后在结束时说:"刚才那个渐弱像月光慢慢沉进湖底,很美。"他的存在,像一张无形的、温暖的网,兜住了她所有可能下坠的时刻。
苏星晚也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她没有贸然联系林宇,而是找到了几位相熟的、已在业内小有成绩的师兄师姐,小心翼翼地旁敲侧击。
"李师兄,听说你和新声代工作室合作过?他们那边艺人日常的节奏大概是什么样的?"一次课后,她装作不经意地问起。
那位戴眼镜、气质沉稳的师兄推了推镜框,露出一个过来人的苦笑:"星晚啊,怎么突然问这个?想入行了?节奏?这么说吧,签了约,你的时间基本就不是你自己的了。专辑筹备期还好点,一旦进入宣传期或者巡演期连轴转是常态。凌晨赶飞机,落地就彩排,晚上演出结束可能还有媒体群访或者庆功宴,睡三四个小时又爬起来赶下一个通告。学业?除非你是级时间管理大师外加铁打的身体,否则基本只能挂名或者休学。谈恋爱?"他摇摇头,"看缘分,也看对方能不能扛得住这种聚少离多和永远排在你日程表后面的位置。当然,平台是真的大,曝光是真的强,熬出头了,回报也惊人。就看你想要什么,以及愿意付出什么代价了。"
另一位性格爽朗的师姐说得更直接:"星晚,姐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大公司资源是好,但水也深。合同条款一定一定找专业律师看清楚,别被星辰大海的梦想忽悠了。分成比例、版权归属、年限、违约条款全是坑!还有,别指望公司会把你当艺术家供着,本质上是商业合作,他们要的是能快变现的产品。你的音乐想法?除非和市场完美契合,否则就得学会妥协,或者有足够的资本和话语权去坚持。想保持纯粹搞创作?难!你得有心理准备,进去可能要先当一段时间的音乐打工人。"
这些来自"前线"的声音,远比顾沉舟的担忧更具体,也更冰冷现实。它们像一盆盆冷水,浇在苏星晚心头那簇名为"星辰"的火焰上,让她热的头脑持续降温。她开始更频繁地登录一些法律咨询网站,浏览艺人合同纠纷的案例,那些触目惊心的分成陷阱、天价违约金、版权归属争议,看得她心惊肉跳。她甚至偷偷下载了一份网上流传的、据说是某大公司的新人"标准合同"模板(虽然知道这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只能参考),里面密密麻麻的条款和大量对她不利的"甲方权利",让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张名片背后,可能是一个多么庞大而复杂的商业机器。
压力与信息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她淹没。又一个傍晚,苏星晚从图书馆出来,抱着一摞沉重的乐谱和书籍,感觉肩膀酸痛,头脑也因为长时间专注而有些昏沉。夕阳的余晖将校园染成一片温暖的金橘色,她却无心欣赏。走到宿舍楼下的小花园,她终于撑不住,在一张冰凉的石凳上坐下,将书本放在一旁,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她以为是顾沉舟的信息,拿起来一看,信人却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信息内容很简短,没有署名:
"苏星晚同学:偶然听闻你与星辰音乐接触。善意提醒,巨轮虽稳,航线却不由己。小舟虽慢,方向自在掌中。无论作何选择,勿忘琴房初心。祝好。"
这则短信如同暮色中的一道微光,虽不明亮,却精准地刺穿了苏星晚心中连日积压的厚重阴霾。"琴房初心"------这四个字像一把小小的、却无比精准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她记忆深处那扇被尘埃和喧嚣暂时遮蔽的门。
她仿佛又嗅到了老琴房特有的味道:混合着旧书页的油墨味、木头经年累月散的温润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母亲常用的那种带着淡淡茉莉花香的护手霜的味道。她看到午后金色的光柱里,细小的尘埃在欢快地舞蹈。小小的她,指尖笨拙地按下琴键,出一个单音。母亲温暖的手覆盖上来,带着她的小手在琴键上轻轻滑过,像在抚摸流水。
“晚晚,听,像不像小星星在眨眼睛?”母亲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仿佛春风拂面,轻柔而温暖,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小星晚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母亲,然后又将目光投向了钢琴键盘。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按下一个琴键,出了一声清脆的音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这个呢?”小星晚又按下一个低音,声音低沉而厚重,就像一只小熊在树洞里打呼噜一样。
母亲被逗得笑了起来,她轻轻地捏了捏小星晚那粉嫩的脸蛋,柔声说道:“嗯……像小熊在树洞里打呼噜呢。我们晚晚可真聪明,用琴键就能讲出这么有趣的故事来。”
小星晚开心地笑了,她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清脆悦耳,没有丝毫的杂质。她兴奋地说道:“我还要讲更多的故事!”
母亲微笑着鼓励她:“好呀,那我们的晚晚要讲给谁听呢?”
小星晚毫不犹豫地回答:“讲给妈妈听!讲给小熊听!讲给小星星听!”她的声音充满了童真和快乐,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那时的快乐,纯粹得如同水晶。音乐就是她现世界、表达快乐、传递爱意的神奇玩具。没有名利的考量,没有外界的评判,只有音符与心灵最直接的对话,只有母亲眼中那份纯粹的欣赏和鼓励带来的巨大满足。
后来呢?母亲病了,琴声停了。她练琴时多了一份沉重的心事,多了一份想要"替妈妈弹下去"的责任。再后来,考入名校,遇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优秀的同侪,竞争意识悄然滋生。她开始在意教授的点评,在意每次考核的排名,在意自己的技巧是否足够炫目,在意是否能得到大师班的机会那份在琴房里对着母亲和小熊、小星星讲故事时最原始的快乐,似乎被一层层名为"追求卓越"的尘土掩盖了。
再后来,是顾沉舟的出现。他的倾听和理解,曾一度让她找回了音乐作为情感纽带的感觉。但星辰的邀请和随之而来的风暴,又将这感觉冲击得摇摇欲坠。她开始更多地思考"机会"、"前途"、"证明自己"、"堵住悠悠众口"
而这则陌生短信里的"琴房初心",像一道清冽的泉水,猝不及防地冲刷下来,洗去了那些附着其上的尘土和焦虑。音乐的本质是什么?对她苏星晚而言,最核心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是站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众欢呼?还是用那些精心锤炼的音符,去讲述内心真实的故事,去触动哪怕只有一个听者的心灵,就像当年触动母亲那样?
她坐在冰凉的石凳上,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校园广播里隐约传来轻柔的古典乐旋律。苏星晚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带着晚秋草木微涩的清香。那些天来纠缠不休的喧嚣------网络的恶评、师兄师姐的现实警告、合同的冰冷条款、对学业和感情的忧虑------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
内心最深处,那个小小的、坐在琴凳上晃着脚丫的女孩,正用清澈好奇的眼睛,安静地望着她。
抉择的天平,似乎在这一刻,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校准。迷雾依旧深重,但核心的灯塔,那盏源自琴房初心的微光,正穿透层层叠叠的思虑,重新变得清晰而温暖。
喜欢咖啡渍里的心动轨迹请大家收藏:dududu咖啡渍里的心动轨迹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