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164章 高度重视(第2页)

第164章 高度重视(第2页)

近年来,哈工大的师资与资源在国内屈一指,清华及其他高校的机械系都引以为傲。

如今孙教授收下的学生让哈工大的教授们惊叹不已,让他深感自豪。

面对孙教授的调侃,刘宏伟未作反驳。

作为同行,孙教授的话确实没错。

哈工大的优秀学生未必能胜过眼前的何裕柱。

但他嘴上却说:“基础确实不错,但最终成绩还得看考试结果。”

虽然孙教授提到何裕柱正在备战六级工程师资格考试,刚才的讲解也展示了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但考虑到他的年龄以及六级考试的难度,通过考试仍非常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教授接着说道:“你们不是也要在这儿待一个月吗?考试定在这个月中,到时候你们可以亲眼见证。”

何裕柱备考六级工程师的事早已得到学校支持,加上这次哈工大来访交流,校方对此高度重视,特意将考试安排在交流期间,其用意不言自明。

尽管哈工大在机械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清华也有自己的追求。

若何裕柱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无疑将为学校带来声誉提升。

听到这句话,刘宏伟的眼神微微一动。

他当然明白孙教授话中的含义,说道:“看来,你们对何裕柱同学很有信心。”

若何裕柱能顺利通过六级工程师考试,清华大学的声誉无疑会大幅提升。

但如果出现问题,丢脸的将是他们自己。

刘宏伟的话也让随行而来的哈工大教授们神情一变。

虽然何裕柱的表现确实出色,展现了扎实的机械技能,但从级直接跳到级工程师的考核,在哈工大也是前所未闻。

东北三省的工业展水平无疑领先全国,而作为东北顶尖学府的哈工大也颇为自豪。

他们的学生做不到的事情,清华的学生能做到吗?

孙教授了解哈工大教授们的心理,但他并未多言,只是笑着点头,“行,老刘,你们先住下吧,我们已经准备好宿舍楼了。

这次就当作是交流经验吧。”

孙教授话虽留有余地,但刘宏伟深知这位老友的性格,这明显是十拿九稳的态度。

于是他也来了干劲。"好,老孙,听你的!”

等学校安排完哈工大的一行人后,办公室里只剩下孙教授、何裕柱、张为民和梅军四人。

此刻,何裕柱依旧站着,他对当前的情况已有所了解。

孙教授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只问:“柱子,你觉得有把握吗?”

何裕柱稍作思考,点头道:“问题不大。”

短短四个字让孙教授心中安稳不少。

他知道何裕柱从不轻易承诺。"很好,柱子,接下来这段时间好好准备,考试时一定要挥出色。”

孙教授并非一时兴起,安排何裕柱在哈工大学习并展示才能,这也是给柱子的一次重要机会。

尽管他也是一名工程师,与刘宏伟同级,但由于身处不同的环境,清华大学在重工业及机械领域的地位相较于哈工大确实稍逊一筹。

即便人们嘴上不说,这也是客观事实。

若柱子继续留在清华,即便他在校内脱颖而出,未来的展空间仍会受限。

如今有了哈工大的交流契机,如果他在考核中表现出色,哈工大必定会更加重视。

届时,柱子可获得的资源将有所不同,或许还会面临哈工大的争夺。

然而,孙教授对此充满信心。

他知道柱子的品性和志向,同时他也明白,即便柱子被哈工大招揽,他已做好心理准备。

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的大环境下,像柱子这样的优秀人才,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能为国家贡献力量便无愧。

他不会因个人名誉而妨碍柱子为国效力。

时光飞逝,半个月转眼即过。

清华大学得知了何裕柱将跳级参加六级工程师考试的消息,且哈工大的教授也将到场观摩,此事得到了高度重视。

作为当事人的何裕柱,在这段日子里全神贯注地复习课本,频繁往返于实验室,只为在考试前巩固自己的机械知识。

这一天,何裕柱在清华完成实验后回到南锣巷四合院。

许久未归,他如今每隔十天半月便会回家一趟,毕竟一家人总要团聚。

然而这次回来,他听到了不少消息。

职业分级制度实施后,四合院也受到影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