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样不安着,被带进了屋内。
&esp;&esp;四公主今日倒装扮有些不同,不是往常穿着的氅衣,倒穿了马褂长袍,脚蹬羊皮靴,做骑装打扮。
&esp;&esp;“我有件事需交于二位。”她道,“你们二人就留在归化城,继续勘探田地,与那些雁行人交好,拿出个章程来,若真在那块地上耕作,要怎么组织才好。”
&esp;&esp;蒋庄头与庄太监面面相觑。
&esp;&esp;这么说,他们可暂时不用北上啦?
&esp;&esp;紧接着四公主拿出两个带锁木匣子来给他们瞧,一看就是临时做的,未曾细细打磨,捏在手上还有毛毛糙糙的木刺。
&esp;&esp;“盒子不打紧,时间仓促,以后再做好的。”公主交代,“重要的是锁和钥匙。钥匙你们这里也留一对,另一对在我手上。”
&esp;&esp;“你们就权当这是我手里发出的奏折,接了,只许自己看。若有要事,写了装到盒子里,再使人给我。”
&esp;&esp;两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esp;&esp;欣喜之余,蒋庄头又有点惦记他陪嫁人口管事的位置,要是不跟着去,那么该由那个妇人医女做主了。
&esp;&esp;他犹犹豫豫道:“只是我们留下,那么,公主若想在额驸家附近耕种呢……”
&esp;&esp;暮雪摇头道:“那里不上此处。”
&esp;&esp;种田要人的,雁行人愿意从杀虎口走个几天到归化城,但有几个人愿意走上三千里跑到土谢图汗部的王庭库伦去种田?
&esp;&esp;依靠她自己带的这些陪嫁人口,刨除老人小孩妇女,能种多少田?
&esp;&esp;更何况库伦是别人的地盘,比不上归化城方便。
&esp;&esp;她见蒋庄头这模样,起先有些不解,能留在这不该是好事吗?为什么还有点犹豫之色。琢磨了一下动机,有点明白了。
&esp;&esp;“你放心,这管事的位置仍是你的。该给你们的俸米照旧,若是章程拟得好,事情办得好,我另有奖赏。”
&esp;&esp;蒋庄头这才全然地喜悦起来:“奴才一定认认真真办差。”
&esp;&esp;庄太监问:“不知择什么人传递消息好呢?”
&esp;&esp;“到时候你们自会知道,谁带来的消息,就可由谁传回去。”
&esp;&esp;她之所以把这两人留下,弄个微型的归化城办事处,也是有缘故的。
&esp;&esp;依照驿站的传讯时限规定,本月之内,归化城这边就该收到康熙的回复。然而那个时候,她大约还在路上。
&esp;&esp;若是要等到归化城转送消息,送到她手里则又要多上一两个月。使人再回来归化城传信,又要时日,耽误了这个时机,平整土地之事今年就难办成了。毕竟是从前未开垦过的田地,不经历一番整理、是很难栽种的。可若是依着次序等,到了下雪的时景,那今年就办不成了,得等到明年。相应的,到正式耕作,再有收成,得到后年。
&esp;&esp;怕耽误时间,暮雪索性将他们留下等讯。
&esp;&esp;开拔之前,她特意去寻了费扬古将军,请他或者他的部下看顾一二。
&esp;&esp;费扬古将军道:“这是自然,虽然我大约要回京,但尚有旧部在此,定会留神看顾公主属人。”
&esp;&esp;他喊来了一位副将,介绍与暮雪:“此人名为硕岱,正白旗出身,作战勇猛。我去之后,他暂领大营。公主若有要事,也可寻他。”
&esp;&esp;说着,费扬古将军叮嘱硕岱道:“硕岱,你要看顾好公主属人,知道吗?”
&esp;&esp;那位硕岱将军一抱拳:“末将听令!”
&esp;&esp;暮雪颔首:“辛苦。”
&esp;&esp;费扬古将军的这个人情,她立刻觉察出来,往外走时还说:“多谢费公。”
&esp;&esp;“公主言重了,”费扬古驻足,望向四公主,“我知公主艰难。”
&esp;&esp;公主的年纪,同他的小女儿差不多大。且公主通身的气派,娴静、文气、带着一点忧愁,有那么一瞬让他想起姐姐,孝献皇后董鄂氏。
&esp;&esp;姐姐的童年是在江南度过的,昔年她生病之时,他跟着母亲进宫去探望。旁的什么,记得模模糊糊,唯独记得姐姐摆在小圆桌上的一副白纨扇面。
&esp;&esp;是汉语,她自己写的,病中手腕无力,字迹其实不大好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单就这两句,没写完。
&esp;&esp;在姐姐出殡后,费扬古偶尔想起了那两句话,请教了先生,才知道这首小令的后文。末尾两句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esp;&esp;那时四公主酒醉,盈盈泪光说话时,不知为何,费扬古又想起了那副白纨扇面。
&esp;&esp;费扬古叹息一声,低声对四公主道:“倘若万一,臣只是说万一,公主觉着有什么不对,立刻往归化城来。”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