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一
◎这娃子虽然年岁大了点,根骨差了点,倒也算勉勉强强过关……◎
「动心忍性——」
脚扭了,腿弯颤抖着几乎站立不直,浑身都是被藤蔓石砾划出的破口。疲惫翻涌而来,麻木地流淌过已无知觉的四肢百骸,似乎连呼吸都已成负担。
乔四儿瘫倒在云山宗的山门前,缓了许久才喘过气来,擡头便见身前一方载雪覆霜终年不化的苍老石碑上,银鈎铁画的四个大字。
什麽嘛,一块破石头,天生天长在此,又不用攀这九千阶断魂云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乔四儿皱皱眉,嘟哝了一句。又歪斜着扑腾了许久,才成功站起了身。一瘸一拐地走了几步,确认了那早没了知觉的腿还长在自己身上後,便拍拍屁股,大大咧咧地向四周张望起来。
浓夜将尽,晨曦尚未穿透层云,四周烟雾迷蒙,景色昏暗难辨。风声低咽,断续传来起几声稚嫩童音的尖声呼嚎,伴着人身坠地的闷响,有人哀声啜泣不断,亦有人咬牙强忍,只漏出几息闷哼。唯一不变的,只有此起彼伏交错凌乱的喘息。
乔四儿眯了眯眼,四野遍顾,依然只能勉强辨清身後那个距她不远的少年——
经了一日一夜试炼,少年一身原本华贵整肃丶绣龙缕鹤的白袍已然褴褛皴破得不成样子,灰头土脸狗吃屎一般,正趴在地上急喘,狼狈一如她方才。
手下败将,何足言勇?
乔四儿弯了弯唇角,不屑地嗤笑一声,再不看这位一路辍在她身後,眼看她披荆斩棘替他开道,尽捡现成便宜的“猥琐”对手,迈开一双小短腿便欲向终点奔去。
她一兴奋,便忘了她方才闭目跳崖前一时激昂,蹬在绝壁上的脚踝不幸扭伤,迈步时倒霉催得正压了伤处,一时剧痛无比,差点又摔上一跤。
山路本就湿滑,无依无凭,她双臂左摇右摆如秃毛鸡振翅,好容易才恢复了平衡。
这下她可不敢再造次,压下心头那点跃跃而起的得意,整了整身上那件残破斑斓勉以蔽体的粗布衣袍,恭敬拜过山门前那方刻着「动心忍性」的苍老巨石,向此次试炼的终点进发。
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阳,也是云山宗五年一度开啓山门收徒纳吉的好日子。
所谓南华阳,北云山。
若论当今武林的泰山北斗,正道间的脊梁巨擘,呼出来响当当吓死人的门面,无非此南北二派。华阳门专精外功,白虹剑意纵横天地,射日摘星,在江湖间冠绝一时。云山宗则以内家功夫见长,其独门内功浑天诀,修成後真气周流天地,驭百兵如指掌,破万法若等闲。
相传云山宗开山祖师当云子,能以气劲隔空探物,弹指碎金石,登九重危天而不坠,踏万顷怒波而不沉。即使身无寸铁,手拈草叶,便能以一当万,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以气御物听着玄乎,浑天诀也的确极难修炼。
除心法本身艰深晦涩之外,浑天诀还有一个局限,便是只能以先天之体修习。弟子无论男女,哪怕根骨天资再好,之前境界多高,但凡破身,终此馀生功力皆不能再进。
是以自云山宗开山立派的三百年来,除了当云子本人,还未有过一名弟子能再修至浑天九重至高之境。可叹先人已踏云而去,碧海青天,绝学难继。
可乔四儿一点也不想继往圣绝学,她想入云山,有个再光明正大不过,任谁都挑不出错处的理由,云山内门——包丶吃丶住!
不仅包吃包住,说不定还能青春永驻。
浑天诀作为一门道家内功,中正淳和,修身颐体。相传云子开宗时年已九十,身形面貌却与而立之年一般无二。普通人若不追求神功盖世,哪怕只是来云山混上个一两重功力,也能比寻常人多活个二三十载,遑论别种妙处。
她虽糙些,到底也是个女孩子,这世上有几个女孩不想满四十减二十呢?
何况修习浑天诀虽要守先天之身,云山宗本身却来去自由,并不禁门中弟子婚恋嫁娶。历数往届弟子,修满浑天五重境出师後便立即下山的也不在少数。
这也是云山宗非但在江湖中名望威重,在庙堂间也颇得青眼的原因。
修习浑天诀虽有天大的好处,拜入云山宗内门却绝非容易。
相较于有钱有势,乃至心诚有缘便能被接纳的外门弟子,云山宗遴选内门弟子的标准极为严苛——
五年一期,只在重阳之日开啓山门,非但要出身清正丶年龄合适丶根骨绝佳的幼童,还得要求其性情坚韧不拔,不为外物所动。
为了挑选出合适的内门弟子,祖师当云子设下了一道看似寻常的试炼——上山。
可候选者不能走山阳处坦阔的光正道,而须从山阴处九千九百九十九阶断魂云梯一路披荆斩棘攀爬而上,再经由锁魂岭上鱼肠关尽头,纵身自绝壁断崖前一跃而下,方能恰好落于云山宗的正山门之前。
听上去似乎也不太难。
可那是一日一夜的脚程,一路上荆棘遍布,碎石嶙峋,白日中有日光尚可勉强忍受,到了後半程深夜时,前有鬼猿拦路,後有夜枭突袭,还有人为制造的数重机关险阻,俯仰之间便是深渊绝境,呼吸刹那皆是动魄惊心,一群不满十岁的幼童又能如何坚持?
纵然天险可怖,更难的却是一路上每隔一里便有的无数诱惑。
云山会遣弟子在所有平坦安全可以休息的地方设栈等候,燃起温暖慰藉的篝火,摆满烤肉暄饼和热汤,但凡候选人心志不坚向这些弟子求助一分半点,便会被遣送下山,永远失去了入门的资格。
好容易千辛万难登完了九千断魂云阶,还有一大批候选人被卡在锁魂岭鱼肠关的绝壁前。
千丈绝岭,寒风扑面,纵有家中长辈提前嘱咐,会有云山长老暗中御气护其安全,绝不至于粉身碎骨,可足临深渊时,又有几个孩子,敢当真纵身一跃?
是以每逢云山宗开山纳徒之际,上山前那慕名而来浩浩荡荡的幼童队伍何止成千上万。可一日夜後,真正能走到云山正门前,亲眼看到那块雕刻着「动心忍性」四字门训山石的,几乎次次都不足十数。
而如今,乔四儿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