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达後,大家压低身形,开始悄然沿着城邑後方了望不到的方向挪动,那里的城墙是他们预备着攀爬的地方。
因为丘陵较多,开采石材方便,且东边临海,纪地的城墙一般以石头堆砌而成,混杂了煅烧过的贝壳和沙土,对比其他地方算是较为牢固的城墙。
当然坚固程度和高度等和平邑这些後来建设起来的城池没法比,并且存在一定的坡度。将金属片钉入石头的缝隙中,能够攀爬而上。
这次前来的不说其他能耐怎麽样,在校场演练的时候攀爬都是好手,眼下十分默契地将携带着的东西钉入城墙,开始往高处挪动。
姚文君站在队伍的後面,同站在後排的人一起拉弓对准城墙,提防着有可能出现的敌人。
或许是运气不错,也可能根本没有人能想到她在攻陷一座城池後会不停歇往这边赶来,等到最上面的兵卒攀爬上去打了个手势,同时将抓鈎固定在城墙上并把绳子放下来之後,姚文君等人将弓箭收回了背後的袋子中,也攀了上去。
城墙上的空间不算宽裕,姚文君打量过之後先带着一部分人沿着略显狭窄的过道往似乎是仓廪的建筑物方向挪动,然後将绳索放下。
他们已经提前观察过城中轮值的情况,或许因为地理位置特殊,除去午时巡逻,其他时候并没有什麽人会从这里经过。
绳索并没有收回,若是出了什麽意外还能从这里撤离,城墙上也留了两人警戒,若是有什麽意外则立刻用约定好的哨音警示入城的姚文君等人。
剩馀的人按照先前商量好的分作三个小队,各小队领头的人打了手势,然後开始往城中已经点亮灯火的地方移动。
同平邑这些地方不同,在绝大多数地方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灯的,若是天色不好也只能尽早休息。在这种时候能瞧见光亮的地方自然是掌控城邑的人,非富即贵。
这算是极其常见的战术,无奈每次都能起效,那些人似乎总有自信自己在城邑中就是安全的。于是当姚文君将短刀横在城府主事的脖颈处,这位还未入睡的大人还以为是城中有人买凶,全然没想到白日和几位参事讨论的主角趁着夜色已经潜入了城中。
等第二日城门被从内部打开,大军入城的时候,这位一夜未睡的主事才有些恍惚地看向身边的姚文君等人。
原本记忆中某些模糊的东西被翻出来,似乎某位参事也曾经说过姚文君曾经做出过派人提前进入城内从内部攻破,但当时的自己和其他参事秉持着自信,完全没有将这些话放在心上,甚至连城中巡逻的频率都不曾增加。
这个时候後悔已经没什麽用了,姚文君等人和大部队会合之後,原本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将事情交给手下的人之後边出城,前往营地休整了一上午。
等再入城的时候,大部分试图反抗的家夥已经被控制住了。
城中居住的人大都关紧了门,透过门缝观察着他们的行动。这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经历过人员更替这种事情,虽然也从商贩口中听说过姚文君等人,但真见到还是有些惶恐的。
不过姚文君手下的人经历过长时间的训练,混杂了闻仪写的一些东西,兵卒粮饷足够,奖励惩处得当,令行禁止还是能做到的。眼下将军没有下令,其他事情兵卒自然也不会去做,只是将那些试图反抗的人集中看押起来,防止出什麽变故,并不在意那些单纯害怕或是好奇的人。
姚文君点点头,然後带着人往城中心走去。
*
南寻那边则遇到了些阻碍。
倒不是自己这边出的问题,宋锦的族姐已经将城邑中不稳定的地方控制住,南寻等人将那些运送过来的东西清点存放好,然後拔营啓程。
驻扎的地方距离要攻打的城邑极近,站在营地中心就能看到城池全貌。
南寻早已将开战前的文书递了过去——是的,虽然很多人攻打起来不讲这些,比如提前动手的纪国,或者之前的虞地旧部,对于这些人姚文君攻打回去自然也不用讲什麽情面。
按照这时候的礼仪要求,至少要进行一次来回的交流才能名正言顺出兵。
以前大都是周围势力贪心不足,这算是第一次主动出击,南寻等人商讨过後还是决定走这个流程,以免引来不利的言论,或是被那些所谓的名流当作把柄攻讦。
但对面似乎打定主意不做回复,就这麽拖着,南寻派人将信捆绑在箭矢上射入城中,对面也没什麽反应,城门紧闭。
若不是还能瞧见城门上值守的兵卒,他都以为里面是不是早已金蝉脱壳。
“将军,我们接下来当如何?”
手下的兵卒询问,南寻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做下决定:
“今日连发三封,若是过了正午还没有回应,攻城。”
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数量都不是小数目,哪怕南寻心中仍认为走这一趟流程最好,也不会为了这个一直拖延下去。他可也听说了姚文君那边的进度,虽然一开始就有被压制的觉悟,但总不能差距太大,没看见自己手下从那边调过来的人已经有些按捺不住想要请战了。
南寻叹了口气,不知道姚文君是怎麽将原本应该对战场有些畏惧的人带成这般模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