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想要制取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采取蒸馏的方法,通过冷凝获取,不过温度要相对精确控制。另一种办法则是碾压捣碎,等待充分氧化之後使用高浓度酒精浸泡,取最上面的一层。
先前来纪地的时候从仓廪中也翻找出了青铜蒸馏器皿,根据样式设计煅烧出瓷质的只需要耗费些时间,之前闻仪便吩咐人去做,用以提取较高浓度酒精。
眼下倒也能派上用场。
*
姚文君最後还是目送着打头的队伍先行离去,这次领队的是一名後起之秀,先前在纪地的时候就帮着取下了不少难啃的地方。
她自己则要等粮草辎重筹备完毕之後才能出发,毕竟很多东西准备起来消耗时间也长,尤其是粮食之类极其重要的东西。
闻仪这次也没有跟着出去,但光瞧着姚文君站在城门上就够有趣的了——当然这只是生活的调剂,她也有些事情要忙碌。
昨日收到了宋锦从平邑送过来的信件,上面十分隐晦地说明让她赶紧将那些个工坊全都整理整理在东都重建,不要每次有什麽事情都要从平邑调人,哪怕有学宫,人也不够到处借调的。
君不见前往奉邑的家夥目前还有不少没回来,商队又忙着索要货物,桑馀几个都忙到数日不曾歇息,连每半旬的休息日都被占据了。
其实闻仪这段时间也已经做了些计划,但碍于基础设施建立需要时间,新组建起的工坊多是对生活有所助益的,那些金属冶炼或是器械制作方面就暂且耽搁了。
这也是她这次没有跟随先头队伍出发的原因之一。
两边的战线都要推进,运输起来就很不方便了,闻仪便干脆拿着从平邑送过来的记录簿一点点召集人手重新组建。
这些年从行军中退下来的人不算少,有的是年龄到了,有的则是如稻成那般有了些暗疾,那些需要保密的行当也多是由这些人学着接手。至于有没有背叛或者泄密相关的调查就交给负责这方面的人,闻仪并不会多过问。
“行了,剩下的事情依照上面的流程就行,有什麽不确定的问问几位良造。”
将最开始的混乱厘清,闻仪也就将这些事情交了出去,自己跟着姚文君一行人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南下。
这倒不是因为什麽天气原因,而是大军行进速度原本就很慢,车架和马不够所有人使用,绝大部分兵卒要靠行走赶路,行囊也要自己背着,每日前行的距离甚至不如行商队伍的三分之一。
先头队伍会提前到达要驻扎的地方,考察周围是否有足够的水源和空地,是否有埋伏,同时初步扎好营帐,返回汇报之後队伍才会啓程,在天色暗下去之前到达这片地方。
坐在车架上的闻仪揉了揉额头,躺在身後填充的洗干净毛的靠枕上,感受着车轮碾压过石头的颠簸。这还是用处理过皮毛和空囊包裹轮子并且给车架添加了减震结构的结果。
其实道路本身是更加不平坦的,毕竟这里还没有修缮过,多是路过的人略微清理一下,间距较宽的车架还容易陷进路边的坑洞中。
姚文君此刻也并不在前面更加华丽的车架中,而是在闻仪的车架中玩着新出的棋,毕竟这样的颠簸下看书对视力并不友好,这对于将领来说是致命的。
馀光瞧见闻仪躺下的身影,不由得摇了摇头。
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闻仪变得有些不一样了,最开始见面时沉默寡言,後来哪怕熟悉了,更多时候也只是斜靠在椅子上思考着什麽。
不过现如今的她明显轻松了很多,不想最开始的时候一直绷紧着神经,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哪怕是一张好弓,总是绷紧着,总有承受不住断掉的时候,有放松和保养的时候方能长久。
以前姚文君总有些担心,但碍于情势最终还是将那份忧虑压了下去。闻仪只身前往长馀的时候她虽也有些担心,但也松了口气。
将手中的棋收入匣子中,姚文君侧过头,从窗子的缝隙中瞧见外面的场景。
周围自然是有穿着甲胄的护卫,也只当作没有看前,仍尽职尽责地观察周遭,每半个时辰更替一次。
哪怕经过前面人的清理,路上总还是会遇到流民或是漏网的匪寇,这算是刷功绩的好机会,原本没有被选拔上前锋就已经够恼火了,若是这时候再出纰漏,那是真的该被丢到校场操练一番丶长长记性。
这次并没有想着直接拿下泽邑,而是以江为界限,先将其北的部分纳入囊中,然後将当中残存的几个势力吞并。
最前面的将军已经与南寻等人联系上了,只等姚文君等人带着的队伍汇合之後开始推平那些仍坚持抵抗的城邑。这些地方在商队的影响下土地産量也有了提升,如果能够拿下,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建设也不用其他地方支援,单凭城邑本身的积累便已足够。
到时候也能将重心南迁,之後图谋江水以南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