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如果有人询问纪安年间有有什麽大事发生,不论是乡野游民还是行走的商贩都会骤然精神起来,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初那些或是经历过或是听说过的事情。
不过不论是纪安二年的南下平诸国还是前段时间的迁都,被人提及最多的还是那一场地动,以及伴随而来的疫病。
纪安四年,一场波及西部二十多城邑的地动打乱了不少人的布置,也摧毁了西边想要趁这些城邑新易主丶掌控力不足时的侵占念头。
听到身边的年轻人似乎对这些事情有兴趣,原本清理完水渠准备休息的农人顿时生出了兴致,将人带到一边的树荫下。
这是一棵生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树木,眼下正是枝叶繁茂的季节,下面已经铺设了席垫,有人已经准备好了茶水,供给在田地中劳作的人取用。
原本树下的人对于这有些陌生的面孔还怀有警惕,但在这人掏出了盖了印信的文书之後变得热情了些,甚至有人招呼着给他倒了杯茶水。
听农人说他想听先前的事情,原本因为炎热而有些沉默的家夥也多了些精神。
直到现在几人还记得哪怕已经过去了两日,天色仍旧是昏暗的。
应当说这里还算是幸运,没有什麽较高的建筑,先前拉这人过来听故事的农人比较倒霉,被倒塌的树木砸伤了胳膊。
有人用拆解下来的材料搭建起简易用以遮雨的地方,但更多人还是只能躲在石头後面,利用茅草编成的片状物或是破旧的蓑衣抵挡雨水。
偶尔还能感觉到震动,受伤的人需要照顾,哪怕健康的人在淋雨之後也有不少染了风寒,若不是从附近挖掘出不少药材熬煮成汤水分给衆人饮下,兴许现在倒下的人不止眼前的这些。
尽管距离灾害最严重的地方有段距离,这里遭到的毁坏也是极其严重的。好在这边驻守的兵卒很快就稳定了局势,总算没有乱起来。
但随後的几天又下了雨,行程被拖慢许多,在衆人接近山穷水尽的时候终于盼到了这批救命的物资,还有各种防护的用品和清洁用具,减少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而赶来的闻仪等人也不会在此停留,因为这里并不是目的地,他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受灾更严重的地方。
*
桑馀焦急地瞧着不远处临时搭建的营帐,但也不能靠近,只能瞧着那群在忙碌的学徒们进进出出,手中端着的是烧过的匕首银针。
那些被挖掘出来的蒸馏用具也被挖掘了出来,拼拼凑凑倒也凑了一套,此时一半用以蒸馏从地底挖掘出来的酒水,另一半则在加热干净的水,用以浸泡碾碎的蒜瓣。
几年的大力推广外加收购,那些原本不被理解的作物已经能做到随处可见。加上还具有调味的作用,不少人家屋前房外都会种上些,自己吃起来方便。
眼下倒是起到了作用。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学徒拿着什麽东西走出来,打量了一会儿之後瞧见了桑馀的身影,赶忙让站在门口帮忙的兵卒跑过来,将手中的东西递给眼前人。
是何玧的笔迹,略显潦草,显然是着急写就的,不过从笔力看起来应该问题不大,桑馀也放下了悬着的心。
这次何玧和桑馀过来是想要替这边的学宫选址,没想到正遇到这场大难。
所有伤患都统一安置在营帐之中,那边的环境好些,为了减少感染,其馀人并不被允许接近,学徒和大夫们出入也要清洁一番。
所以哪怕桑馀极度担忧,也只能站在这里等待着。好在老师没事,只是刮伤了一道,做好了伤口清理并且有那个名叫大蒜素的东西,并没有什麽发炎的迹象,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等稍微好些就会出来,给其他伤员空出地方。
纸上叮嘱他先帮着准备些食物,为之後做打算。药物眼瞧着也捉襟见肘,需要尽快去寻找。
闻仪等人一定会尽快派遣人过来援助,但路途中会耗费不少时间,就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撑过这段时日了。
在外面的人状态其实也不太好,但总还是要打起精神处理各种事情。得到何玧没什麽事情的消息,桑馀拿出笔在纸张反面匆忙写下些回应,交由兵卒之後便迅速离开,去同几名没受伤的主事一起忙碌。
几名主事主持搜救和搬运,桑馀则带着人前往原本仓廪所在的位置。这些地方原本的建筑就不算高,清理起来也算是方便,最主要的是那里有他们现如今紧缺的东西。
那些还算好的材料也被搬运到空地上,用以搭建临时居住的场所。虽然他们这边暂时还没有雨水,但看天色也不太好,在风寒算是极其严重疾病的时代,能不淋雨最好,也要存放搬运出来粮食。
闻仪等人几乎算是日夜兼程,原以为这些准备已经足够了,但看到那群人的惨烈状况之後,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兵卒也倒吸了一口冷气,反应过来之後迅速去帮忙。
极度疲惫的闻仪等人也强打精神,开始指挥着将东西搬下来。那些从车架上下来的大夫迅速清洁一番,替换下那些已经熬到近乎虚脱的人。
“快些烧水,这边清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