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正午的日头似火炭般压在青瓦上,蝉群扯着嗓子在槐树枝头嘶鸣,连廊下的铜风铃都被晒得没了声响。
鹤栖蜷在湘妃竹榻上,茜素罗裙早被冷汗浸得发潮,暗纹在水光里洇成一片模糊的胭脂色。案头摊开的《礼记》半卷未翻,狼毫悬在砚台边缘。
大夫人踩着碎步冲进房内,鬓边珍珠坠子随着急促的步伐摇晃,撞出细碎的声响。她伸手覆上鹤栖的额头,眉峰拧成死结:"张大夫还有多久到?"
"约莫两刻钟。"婢女垂首回话,声音发颤。
"怎麽回事?前些日子小姐的身子不是转好了吗?"夫人猛地转身,裙摆扫过青砖。
书画和琴心"扑通"跪倒,青砖沁人的凉意顺着膝盖往上爬。
"琴心,你来讲!"
琴心攥紧裙摆,指节泛白:"是。。。是奴婢们没用。今早日头正毒,小姐非要温书,奴婢们拦也拦不住。。。。。。"
"拦不住?"大夫人掐着帕子的指尖微微发颤,"当差连主子都劝不住,要你们何用?去廊下跪着!"
不多时,张大夫匆匆赶来。他瞥见榻上鹤栖蜡黄的脸色,三指搭上腕间,神色愈发凝重:"脉来濡数,重按弦细。暑湿困脾,兼有肝郁化火。"银针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曲池丶内关泻热,足三里固本——小娘子近日可是多思多虑?"
鹤栖睫毛轻颤,望着母亲紧绷的下颌线点头,“近日课业有些难。”
张大夫摇头叹道:"夏日心火本旺,又逢忧思郁结,如何经得住?"他收针开了药方,特意加重语气:"清暑益气汤加薄荷三钱,文火慢煎足一个时辰。这半月务必静养,书案也暂且收了吧。"
“麻烦张大夫了。”夫人微微颔首,“兰溪,送张大夫去账房领诊金。”
待大夫离去,鹤栖攥住母亲袖口:"娘亲,琴心她们。。。是怕我恼了才。。。"
"怕你恼就纵容胡来?"夫人作势要唤人,却见女儿突然急促喘息,顿时软了声音,"罢了罢了!再这般不爱惜自己,仔细我打你手心!"
鹤栖倚在枕间轻笑,药香混着冷汗的咸涩漫进鼻端。
"娘亲最好了。"
晨曦初露,日光穿透清晨的薄雾,二夫人端坐在一处雅致的八角小亭子里,亭子四周挂着淡粉色的轻纱帘幔,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亭内的檀木桌上,清茶升腾着袅袅热气,更添几分惬意。
二夫人指尖摩挲着茶盏,茜色衫子映得她眉眼愈发艳丽:"听闻鹤栖又病了,小小年纪,真是可怜呐。"尾音拖得绵长,嘴角勾起的弧度却透着三分意味深长。
鹤子仪摩挲着腰间玉佩,竹青色长衫下的脊背微微绷紧:"她向来要强,这次许是课业累着了。"
鹤芷身着鹅黄色的罗裙,腰间系着一条浅绿色的丝带,她踮着脚尖,凑到母亲耳边:"我听说大夫人为了鹤栖的病,已然罚了她身边的侍女呢!”
二夫人端茶的手顿了顿,眼波流转间闪过冷意:"当差不尽心,自然要罚。"她忽然转头看向鹤子仪,目光灼灼,"子仪,书院下月的文会你可准备妥当了?"
少年挺直脊背,点点头,"孩儿每日都在勤加练习,定不负母亲期望。"
鹤芷仰着红扑扑的小脸,"母亲放心!前日先生还夸大哥的策论有治国安邦之姿呢!"她压低声音,神神秘秘道,"若是鹤栖这病。。。。。。"
话音未落,母女俩已相视一笑,二夫人满意地抚过女儿发顶,转头时眼神瞬间锐利:"记住,机会从不会自己送上门。"
“是,母亲。”
且说东篱院,四夫人在四位夫人中身份最低,但为人亲和,又与大夫人交好,加之育有四个子女,故而也无人敢轻视于她。
四夫人掀开食盒,仔细检查着白玉羹的温度:"这羹要温着送过去,小七脾胃弱,凉了又要闹肚子。"
"夫人对大小姐真是上心。"贴身丫鬟笑着将食盒扣好,"都说您和大夫人情同姐妹,如今看来果然不假。"
四夫人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月白衫子的盘扣:"鹤栖这孩子。。。。。。"她忽然轻笑出声,眼中闪过欣赏的光芒,"上次听她讲《女诫》,竟能说出'德才兼备方为真淑女'这般话。”
话锋陡然一转,声音压低,"此女将来,必是搅动风云的人物。"
丫鬟压低声音:"可二房那边。。。。。。"
"由他们去。"四夫人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鹬蚌相争,咱们只管守好自己的本分。"
“是。”
佳节渐近,府中诸事纷纭,大夫人忙得脚不沾地。
中秋当日,府中重金宴请了城中最负盛名的戏班子。戏台上,伶人们身着绮丽戏服,生角头戴漆纱笼冠,身着朱红大袖衫;旦角则头戴步摇金冠,身着五彩襦裙,莲步轻移间,步摇轻晃,环佩叮当。随着丝竹丶锣鼓齐鸣,伶人们啓唇,唱腔婉转。
桂子簌簌落满青石阶,鹤府上下围坐在雕花梨木圆桌旁。
"这蟹酿橙当真绝了!"五叔公的银杯碰得桌案轻颤,蟹肉混着橙汁的酸甜在席间漫开,"当年在京城,御膳房的手艺也不过如此!"
二夫人旋即接过丫鬟递来的青瓷碟,碟中蜜渍莲藕泛着琥珀光泽:"叔父快尝尝这个,特意取了西池晨露浇灌的新藕。"
鹤栖捧着青瓷茶盏,目光掠过席间。
三夫人正用丝帕轻点唇角,鹤瑶从母亲身边探出头,粉紫色襦裙上的珍珠随着动作轻晃:"母亲,我想吃那边的糖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