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这才好受一些。
月晴道:“大哥说的是,盖还是盖的,我的意思就是不用太急,就先把爹娘和大哥一家住的地先弄出来就行了。我看不是都已经差不多了吗?其他地方不急,慢慢来。”
赵大勇叹气:“晴儿说的也有些道理。”
侯氏点头。
月晴笑道:“那就这样定了,明天我们就把小四和方儿带走了。”
侯氏叹气:“你们都走了,家里就剩下和我们两个老东西和你大哥大嫂了。”
“哎呀,娘,孩子长大总是要离开家的,再说也等不了多久,等我们在镇上稳住脚跟,就把爹娘一起接到镇上去住。”
“我们都到镇上去了,这么大的院子给谁住?”
“大哥大嫂住呀。”
大嫂看了大哥一眼。
侯氏道:“我才不走呢,我在这里住的舒心,去镇上做什么,去住两天还行,那能还长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月晴:“又没让您现在就走,这些话说都是将来的事,还不知道啥能安定下来呢。”
大嫂道:“也这个心也是好的。”
月晴点点头,又对侯氏道:“娘,你要觉得身边孤独,就让大哥他们两个再生一个,有个孙子在身边忙活着,你肯定不会孤独了。”
侯氏看着大嫂的肚子。
大嫂不好意思:“小妹,你这还没嫁人呢,说这些什么呢?”
“那在咱们自己家,害怕啥。”
赵大勇道:“晴儿说的也不无道理,咱们家还是人丁太少了些。是该添些人丁了。”
大嫂顿时感觉很有压力。
赵大勇又道:“如今只有老大一个成亲了,老二。。。。”
看了一眼侯接着道:“还有老三也得看着娶个媳妇回来了,咱们赵家现在有了大房子,两个孩子肯定也好说亲了。”
月晴道:“爹,我看二哥和三弟的事情不急,他们现在在镇上读书,与其在村子里找,还不如直接在镇上找呢。”
侯氏这话爱听,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前面给老三说的对象她也有些看不上了。
“是了是了,不如在镇上找呢。”
月晴道:“等娘你哪天去镇上,就在周围的人家里转转,说不定哪家就有合适的姑娘呢。我说的那个捕快家就有一个女儿在家里,如今八岁了,年龄小了点。但他家没有,说不定人家家就有呀。”
侯氏听的连连点头。
“对对,家里盖房子的事确实不急,我还是得经常到镇上去转转才行。”
月晴满意,就得有这觉悟,眼界不放开,以后自己要到别的地方去,侯氏肯定不同意。眼界开了,周二成那婚事也好处理了,到时候侯氏肯定看不上他们家。
一家人又坐在一起,探讨着以后的生活,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大人小孩都高兴。
第二日一早,老三驾车带月晴和两个小的一起去了李氏家里。李氏准备了不少东西,几乎把家里所有可用的东西都收拾了,就剩下一些不好搬走的。不过他们家本来也没多少东西。
李氏还叫来了牛叔,如今她手里也有钱了,这点钱还是愿意花的。
王三全没有坐赵家的马车,就在牛叔的车上看着家里的物件。
李氏把孩子放到赵家的马车上,也坐牛叔的车,说她要照顾王三全。
月晴点头同意,说两个孩子就交给她吧。心里感叹,他们夫妻两个虽然日子过的苦,但感情却很好,相濡以沫,互相扶持。
一前一后到了小院,小芳也来了,一起帮忙卸了东西,几人就赶紧投入熏鱼的制作,全部收拾好后又弄到巷子口卖。没让老三来,让他在家时读书顺便帮着王三全看孩子。
说是看孩子,其实就看蛋儿一个孩子。
赵家两个小的说要帮着月晴一起卖鱼,狗儿本来李氏不想让来他一起来,月晴说狗儿性格有些内向,得让多出来玩玩才能开朗,李氏便让他也一起来了。
李氏今天很高兴,不时看着跟着小四和方儿一起认真卖鱼的狗儿,那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刘嫂子今天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摆摊,她身边又多了两个好友,一个是卖针线活的,家里男人也是做小生意的。一个是卖饼子的,家里那口子是屠夫,卖猪肉。
李氏、月晴很快就跟她们两人混熟了,李氏跟人家没聊上几句,就各抓了几块鱼送了过去。
惹的三个大嫂都笑哈哈的,卖饼子的向嫂子还给三个孩子一人一个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