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内鸦雀无声。
陈小姐脸色煞白,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
衆人皆屏息垂首,不敢言语。
谢敬之不再看她,目光转向庭燎,声音低沉了几分:“苏娘子,长公主殿下闻娘子在此,特命敬之转告,新得的几盆寒兰已送至偏厅,请娘子得空移步一观。”
他微微颔首,“敬之尚有公务,告辞。”
言罢,转身,玄色身影沉稳如山,大步离去,留下水榭内一片死寂。
庭燎独立原地,指尖残留着茶盏的微温。
心湖深处,涟漪微动。
他的“于国有益,于民有惠”,他的当衆维护,清晰分明。
这维护,源于对她所做之事价值的认可,方有今日掷地有声的驳斥。
赏荷会草草收场。
回府路上,庭燎独坐马车中。
窗外市井喧嚣,心内一片澄明。
陈小姐的轻慢,衆人的目光,谢敬之的维护……皆如浮云过眼。
她所求的世界,不在他人言语,不在浮华宴席,只在心田深处那片澄明之地生发的菊圃青翠与药香醇厚。
傍晚,庭燎未回府,径直去了御苑坡地。
夕阳熔金,洒在青翠的菊苗上。
她蹲下身,指尖拂过一株含苞待放的沙地菊。
苞尖玉色温润,内蕴光华。
北境新芽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坚韧挺立。
心镜澄明,映照浮华。
外在的毁誉,源于内心的澄澈与笃行。
守心不移,外象自清。
她提笔,在随身笔记上添写:“浮华如烟,毁誉如风。心镜澄澈,自生光华。菊圃青翠,药香醇厚,方为真境。”
笔尖落下,心镜无尘。
暮色四合,坡地静谧。
菊苗静立,无声诉说着源于心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