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他听说江遥腿受伤了,派人送药去了洛南,江遥欣然便收下了,可这麽多年来,他送药给明桃,她却从来没收过。
“师姐,不管你怎麽看我,在金鳞楼的八年,我受了你许多照顾,也从你这里学了许多,不论日後如何,我永远当你是我的师姐。”
明桃再次以恭敬的语气道:“卑职不敢。”
她早已习惯他三不五时地说一番这样看似同门情深的话,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谁不会?谁当真了谁才是傻蛋。
赵瑾早知道她这样的性子,但这麽多年都这样过来了,他不急于这一时。自明桃领略了他的意思,在比试时如他所愿伤了他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个金鳞卫收为己用。
武功高强的人好找,但识时务又忠诚机敏的手下却不好找,父皇是因为有三位师父的帮助才得以走到今日这个位置,他想要走的比父皇更远,就需要有更得力的人相助。幸运的是,这麽多年来,明桃如他所愿地成长为了一个完美的杀手。
那年初见对视,他看得很分明,明桃对他绝对有几分好感,现在她或许还在怪罪自己当年利用了她,但他自信,当一切终成定局,大势所趋之时,明桃一定会明白过来。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培养感情。
她再如何拒人于千里之外,也终究是女子,女子麽,只要感情足够,让她为自己做什麽都会愿意。当然,金鳞楼中不乏其他出色之辈,因此,赵瑾也从不吝啬自己对其他金鳞卫的关怀。
思及此,赵瑾又如往常般微笑起来。他示意明桃坐下,打开了一卷卷轴:“师姐,这次叫你来,还有些其他的事要嘱咐。本来应该是师父告诉你,但听说我正好有话对你说,师父便让我代劳了。”
明桃略点点头:“但凭殿下吩咐。”
“过段时间,青璟比武招亲的事,师姐应该知道吧?”赵瑾微微一笑,“听说这几日许多师弟师妹都已经去城北准备了。”
公主比武招亲,自南越开国以来还是头一例,且不限出身家世,意味着谁都可以来擂台一试,这消息在短短几日已经传遍了南越上下,走进任意茶楼馆舍都可以听到人们的议论,不可谓不轰动。
南越民风开放,少女们早早便约好一同去看比武盛况,世家公子们也都摩拳擦掌将其当作大展拳脚的机会。不过明桃清楚,这样的比武自然是有内幕的——毕竟不限出身家世,若是真让某个出身卑微又天生神力的穷小子赢了,这还得了,就是璟公主愿嫁,陛下也是不可能同意的。
除此之外,还得保证各家贵族子弟输得不能太惨,至少要保证起码的面子。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明桃猜想,陛下应当会在金鳞卫中挑选一人或几人加入比武,便于灵活把控放水力度。这次赵瑾要叮嘱的事,想必就是与此有关。
“这次比武招亲表面上是顺着青璟的意思,但其实父皇心目中已有驸马人选。”赵瑾沉吟道,“金鳞楼此次除去维护秩序,还需要派人参与比武,具体人选师父已经一一嘱咐了。”
明桃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既然需要参加的人已经一一嘱咐了,那还叫她来干什麽?
只听赵瑾话锋一转,“除去师姐外,其他人要做的事都比较简单,将一些较为出挑的世家公子用柔和的方式筛选下去即可。”
“至于师姐——”
明桃无语半晌,道:“殿下,卑职大概不太方便参与公主的比武招亲。”
性别不太方便。
“怎麽会呢?”赵瑾温和笑笑,“扮作男子不就好了嘛,我可是见识过师姐的僞装术的,师姐不必自谦。”
“……”
“这次比武招亲,信部已探查到,临淮王会派膝下第五子与三名暗卫前来,那三名暗卫皆是武功高强之辈,以防万一,需要师姐在场。”
岭南至京城的消息往来需要一至两月,每一条都十分珍贵,但这也代表,若临时有改变,他们没办法收到最新消息,因此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明桃点头应下,想起那日陇云山上青璟对自己说的话,还是没忍住问了句:“不知陛下为璟公主物色的驸马是谁?”
赵瑾神秘地笑了笑:“这位驸马是楚贵妃和陛下一同商议定下的,师姐不妨猜一猜。”
明桃虽不是很想和赵瑾玩这种你猜我我猜你的游戏,但终究还是有些关心,只好忍住心底淡淡的不适,问:“金紫光禄大夫之子?礼部尚书之子?”
青璟受宠,所尚驸马出身自然不可能太低,楚贵妃又疼爱青璟,自然不可能让青璟嫁给那些不务正业花天酒地的人,因此,京城大部分达官贵人的公子都可排除了。
礼部尚书陈荀家中三子,长子官拜通义大夫,业已婚配,次子为五品给事,幺子为新进探花郎,可谓满门清贵的书香世家,只是书香世家规矩颇多,明桃猜想楚贵妃多半不会舍得,且若是驸马为文官出身,一般不会用比武招亲的方式来选。毕竟,文武双全之人终究是少数。
而金紫光禄大夫周午的独子,年纪轻轻便被封为忠武将军,明桃听师父提起过,此人颇有勇谋,前途无量。
“正是周大人之子,”赵瑾微微一笑,“忠武将军自幼丧母,周大人这麽多年都不曾再娶,家中除了一房小妾再无他人,楚贵妃很满意这点。”
明桃微微点头。青璟若嫁过去,的确一点委屈也不会受,没有婆婆,忠武将军又是家中独子,意味着也不会有其他麻烦的牵扯,最关键的,这位紫金光禄大夫是陛下登基後一手提拔起来的孤臣,家世清白,没有派系纠葛。
赵瑾了然一笑:“我已让青璟安分待在宫中,不到比武招亲那不许乱跑,师姐不用担心青璟来缠问。”
明桃并不意外,他的话,青璟向来很愿意听,这几月一直未听到青璟的消息,想来他一早便嘱咐过了。
赵瑾做事向来周到妥帖,任何细节都不会放过。这麽多年来,明桃早已习惯。他甚至可以记得住每个金鳞卫的生辰,送去贺礼,除去明桃从不收之外,其他金鳞卫或收或拒绝,心里对赵瑾都是无比感激。甚至于,在她连续婉拒了两次後,第三年赵瑾的确未再送,但过了几天,陛下就赏赐了金鳞楼一批金银,想都不用想,这是赵瑾的手笔。
从小到大,明桃从未看赵瑾在某件事情上失手过。
因此,纵使世人都觉得瑾王为人温和,但她却觉得,赵瑾其实很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