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在十六世纪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报告 > 第727章 圣城教廷(第1页)

第727章 圣城教廷(第1页)

第727章圣城教廷

事实上,整个基督世界跟朱厚烨的关注点完全不同。

威廉和露易丝带着整个英格兰宫廷,朱大钊和永宁带着整个法兰西宫廷,还有伊丽莎白带着半个葡萄牙宫廷丶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王室带着他们的小宫廷齐聚无忧宫,庆祝对异教战争的胜利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更重要的庆典是朱厚烨的百岁华诞。

朱厚烨为安妮·博林的圣日而高兴,可是从宫廷到民间,整个王国都在为他的百岁华诞做准备。就连法兰西王国和英格兰王国丶爱尔兰王国丶威尔士公国乃至苏格兰王国也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其实在这个年代,跨世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没有什麽特别感受。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平均寿命很短。

大多数国家人均寿命在三十八岁左右,法兰西王国因为持续二十二年的内战,人均寿命才三十二岁。而荷兰的人均寿命高达五十三岁!英格兰丶威尔士和爱尔兰的人均寿命虽然不如荷兰,却也比其他王国高许多,分别是四十六岁丶四十三岁和四十四岁。都超过了四十岁。

就是以前没有概念,现在朱氏家族治下,从贵族到教士再到平民,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朱厚烨的缘故。

是因为朱厚烨坚持卫生的生活环境,因为朱厚烨从远东大量引进医学人才,因为朱厚烨在王国境内培养了大量的医生和护理护工,让荷兰王国的医疗整体水平和生活环境得到大大的提升,进而拔高了人均寿命。

这是荷兰王国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也是各国最羡慕荷兰的地方。

更不要说朱厚烨以九十三岁高龄御驾亲征,罗马之战过後还跟奥斯曼人作战整整五年,最後又把联军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试问,在这个时代的东方和西方加起来,又有几个人活到一百岁?

不要说一百岁,就是活到九十岁甚至只有八十岁,绝大多数人都老得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甚至还有人连地都下不了,更不要说领兵作战。

哪怕不需要朱厚烨领兵作战冲在最前线,可是他一样要参加作战会议,一样要站在高台上鼓舞士气,一样要时刻阅读战场时刻准备着。

这对身体机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朱厚烨年近百岁还能领兵作战,还能打得欧罗巴的劲敌奥斯曼人满地找牙,逼得奥斯曼苏丹不得不提交投降书,并且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不是奇迹是什麽?

所以在民间,已经有民衆称呼朱厚烨为奇迹之王,也有人把朱厚烨称之为太阳王。

这两个称呼传进宫廷,迅速获得贵族们的赞同,就连四代吉斯公爵夏尔·德·洛林都表示,没有比太阳王这一称呼更适合了。

但是这个称呼受到了大部分明人官员乃至内廷抵制。

明人官员表示:上一位太阳王是罗马教廷的教宗利奥十世,所以提起太阳王,只会让他们想起梅毒丶淫·乱等等不好的词汇。此其一。其二,太阳只会在白天高悬天空,可是他们的大王爷的恩泽却不限于白天,不如看看现在荷兰大大小小城市的街头和巴黎新城。

从占领莱茵河流域的那一年起,荷兰王室就没有停止过对莱茵河上游煤矿的开采,煤炭加工业当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天然气丶煤气就是煤矿业的副産品,对于这两种气体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

其实煤气灯的发明专利,早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了,只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一直到八十年代才大规模投入使用。

洛林公国的煤矿得到开采,受益的除了洛林公国和南锡城,还有巴黎新城区。因为这个时候,荷兰已经有足够成熟的技术。伴随着洛林公国跟詹事府签订的合约,洛林公国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被运到巴黎,洛林公国煤炭的伴生物天然气和煤气也通过管道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巴黎新城区和新宫廷,通过一盏盏煤气灯,照亮了凡尔赛和巴黎新城区的夜空。

而这一切,都跟朱厚烨分不开。

区区太阳王如何配得上他们的大王爷?真正配得上的称号,难道不是光明王吗?

明人官员的意见得到了孔代亲王和诸多英格兰贵族的支持,经过一番争吵後,光明王这个绰号就被定了下来。

同样来到无忧宫为朱厚烨贺寿的教宗克雷芒八世的心情,无法描述。

他甚至不能跟身边的人乃至下属吐露。

被俘虏丶被安置到法兰西圣城,让朱厚烨和朱氏家族的名望空前,也让教廷的威望扫地,这已经是摆放在圣城教廷面前的事实,教廷必须慎重对待。

只是没等克雷芒八世行动,远东的贺寿特使团的到来,让他直接破防。

无他,这个特使团带来的贺礼实在是太丰厚了。

朱厚烨终究是大明宗亲王爷,请问华夏历朝历代皇室宗亲中出过百岁老人吗?

没有呀!

翻遍史书,除去录有差的或者被神话了的,真正的年过百岁的人瑞只有三位,分别是唐代的叶法善丶南宋的吴大成丶还有明代的林文俊。

朱厚烨是第四位,而且还是大明宗亲王爷!

不要说别人,万历皇帝第一个想沾沾朱厚烨的寿!所以大明皇室从数年前就开始准备给朱厚烨的百岁寿礼。

因为朱厚烨,日本的银矿和新大陆的银矿都得到了大量开采,以致于这些年流入大明的白银超过四亿两。

万历皇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特别指示二十四司衙门,从厚准备。

看到皇帝如此,大臣们纷纷跟进。

毕竟经过张居正的改革,现在的大明财政状况看上去非常好,大臣们也不跟皇帝对着干,万历皇帝的意志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有万历皇帝在领头,大明文臣还有宗亲王爷们跟进,大明贺寿特使团最终运抵荷兰的财货几乎跟永宁的嫁妆相当。

但是这还没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