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考
天刚破晓,东方的天空被染成一种温柔的橘粉色,像是谁把水彩晕开在宣纸上。
薄雾如纱,轻轻笼着远处的山影,树梢上还挂着几颗不肯坠落的星子,在渐亮的天色里愈发显得伶仃。
风是凉的,带着露水和青草的气息,悄悄钻进半开的窗。
一只早起的麻雀忽然从电线上弹起,翅膀划破凝滞的空气,发出细碎的扑棱声。
巷口的早餐铺子亮起灯,蒸笼里腾起的热气白蒙蒙地漫开,裹着面香丶油香和一丝甜津津的豆沙味,在清冷的晨风里格外诱人。
街道渐渐醒了。
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地划过,送报人的脚步轻快而熟稔,牛奶瓶碰撞的清脆声响像一串小调。
阳光终于越过屋脊,斜斜地切进巷子,把砖墙丶石板路和晾晒的衣裳都镀上一层金边,连灰尘都在光柱里轻盈起舞。
新的一天,就这样温柔又鲜活地开始了。
闹钟在五点四十准时震动。
林衔月按掉手机,借着微光看见对床的沈槐序已经坐在书桌前,台灯调至最暗档,正在默写古文。
两人目光在昏暗中相接,默契地点头示意。
洗手间传来规律的水声。
阮听枝总是宿舍第一个起床的,此刻应该正在洗漱。
她的作息表贴在衣柜内侧:5:30起床,5:45晨跑,6:15背英语。
林衔月轻巧地下床,从保温杯倒出昨晚准备好的温水。
书桌上,各科笔记按考试顺序整齐码放,荧光标签在暗处微微发亮。
她翻开数学错题本,最後过一遍圆锥曲线的解题步骤。
"要叫醒她吗?"沈槐序用气声问,指了指仍在熟睡的周昭阳。
林衔月摇头。
周昭阳的智能手表突然亮起,震动模式发出蜜蜂般的嗡鸣。
床上的人立刻弹坐起来,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手已经摸向枕边的单词本。
六点整,宿舍楼响起第一遍晨铃。
四人沉默地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各自复习着掌心里的便签。
晨雾中,上百名学生安静前行,只有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第七题。"阮听枝突然说。
"双曲线,离心率根号3。"周昭阳接话,手指在空中画着辅助线。
林衔月从口袋里摸出薄荷糖分给大家。
晨光穿过香樟树叶,在她们肩头投下细碎的光斑。
远处,监考老师已经抱着试卷走向文渊楼,不锈钢保温杯在腰间反射出一道银光。
这样的早晨,她们已经度过上千个。
六点二十分,食堂的灯光在渐亮的天色里显得格外冷白。
林衔月用筷子尖挑开包子皮,热气腾起的瞬间,她默背完了最後一条文言实词释义。
沈槐序的保温杯里飘着枸杞,周昭阳面前摊开的单词本边角已经卷起,而阮听枝正用指尖在桌面上无声地敲击节奏——
贝多芬《月光》的前奏,林衔月听出来了。
"作文素材,"周昭阳突然戳了戳蛋黄流心的奶黄包,"《夜航西飞》里那个,关于孤独的段落。"
"适用于'守望'丶'沉淀'丶'精神家园'。"沈槐序接话,推了推眼镜。
镜片上倒映着食堂悬挂的电子钟:06:37。
她们收拾餐盘的动作整齐利落。
走出食堂时,晨雾已经散尽,香樟树下的石凳上坐满了埋头复习的身影。
有人小声背诵着"士不可以不弘毅",有人对着阳光看生物课本上的细胞结构图。
林衔月把薄荷糖纸揉成小球,精准地投进三米外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