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钢笔滚落到地板上,笔尖在金属支架上撞出清脆的"叮"声。沈栖迟弯腰去捡,突然僵住——
月光正以精确的42度角穿透玻璃瓶,在硬币与钢笔之间投射出放大的光斑。
那些磷光砂的微粒在光路中悬浮旋转,组成一行悬浮的字:
「潮汐锁定完成」
窗外,最後一颗流星划过仙女座。
程砚知的终端突然打印出一张纸条,热敏纸上墨迹未干:
「提醒:你外套左边口袋里的东西共振53分钟後会失效——C。Y。Z」
沈栖迟摸出口袋里的微型发射器,红色指示灯正在急促闪烁。
这是能控制手链闪烁频率的装置,此刻它的表面凝结了一层薄霜——
来自林衔月睡着时无意识呼出的白雾,在金属表面凝华成的冰晶。
凌晨3:29,月光偏移至天文台西侧窗棂。
林衔月在朦胧中醒来,发觉肩上披着的外套残留着熟悉的温度——
袖口处有一道未缝好的线头,是她上周修补望远镜防尘罩时顺手替他缝的,针脚歪斜得像小熊座β星的连线。
她擡头,看见沈栖迟背对着她站在全息星图前。
投影的银河在他周身流淌,那些虚拟的星光穿过他的指缝,在制服上投下流动的光斑。
他左手握着那枚317硬币,右手正在空中划出某个复杂的轨道方程,指尖划过之处,星尘般的粒子悬浮不散。
"仙女座流星群的残馀物质,"他突然开口,声音裹挟着数据终端运转的轻微电流声,"主要成分是矽酸盐和……"
"和记忆。"林衔月接话,嗓音还带着睡意的微哑。
她举起玻璃瓶,53天寿命的磷光砂此刻正在瓶中缓慢旋转。
像被无形的手摇晃的星云,"程砚知在报告末尾写了注释——这些陨石微粒保存着1999年的大气电离数据。"
沈栖迟转过身,星图的投影在他睫毛上撒下碎钻般的光点。
他走近时,林衔月注意到他锁骨位置有个新鲜的墨迹:微型天鹅座的刺青,星座末端延伸出"2。26"的数字,墨水还没完全干透。
"冷枫忆的新作品?"她伸手触碰那个日期,指尖沾到一点靛蓝的颜料。
"永久性纳米墨水。"
他抓住她的手腕,卫星手链的蓝光突然变成脉动的频率,"会在下次象限仪座流星雨时变色。"
数据终端突然爆发出密集的提示音。
两人同时转头,看见屏幕自动调出53年前的今天——
1970年11月9日的天文记录:一张泛黄的照片上,年轻的沈教授(注:沈栖迟祖父)正指着天空。
身旁站着拿热可可的林院士(注:林衔月外祖父),他们背後的黑板上写着尚未被验证的公式:
「Λ=2。26×10^3Ω」
林衔月的钢笔突然从桌上滚落。笔帽脱落的瞬间,露出内壁刻着的一行小字:
「当轨道共振达到1:1,请查看硬币边缘」
沈栖迟举起317硬币对准月光。
在精确的42度入射角下,那些纳米凹槽投射出的不再是二进制代码,而是一段全息影像——
去年初雪那天,林衔月在天文台门口递给他的围巾,羊绒纤维里藏着用导电银线绣的星图,放大後能看到两个缩写:
LXZSQC
窗外,啓明星突然亮得刺眼。
程砚知的终端打印出最後一张纸条,墨迹被不知何时渗入的咖啡渍晕染开,却仍能辨认出那行字:
「提醒:人类心脏的潮汐锁定周期是——
(被划掉)
——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