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室的铃声突然响起。
林衔月回到座位时,发现桌上多了一个牛皮纸包裹。
拆开後是北辰实验室特制的星图仪,底座刻着「LXY→LFY坐标转换器」。
当她转动仪器上方的天球模型,投影出的星轨恰好构成9月28日这天的夜空。
"最新版的《外层空间条约》。。。"教授的声音突然停顿。
整个教室的注意力都被窗外的骚动吸引——一辆喷绘着星云图案的快递车停在法学楼前。
工作人员擡下足有半人高的立方体包裹,透明材质内可见悬浮的星沙正缓慢旋转,形成天秤座的立体投影。
苏令仪发来消息:「签收码是林枫妍生日後四位」。
林衔月低头整理文件时,一片枫叶从《星际法》扉页滑落。
叶脉在阳光下呈现出金色的纹路,细看竟是微刻的星图坐标——指向今晚观星潭派对的具体位置。
"最精确的立法,永远诞生于对星辰的丈量之後。"
——林枫妍高中天文笔记的扉页题记
程砚知的白大褂袖口沾着冷却液的蓝色结晶,在实验台灯光下折射出星云般的虹彩。
他调整全息投影仪的偏振片,指尖在控制面板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嗡嗡作响,散热风扇搅动着弥漫的咖啡香气。
"轨道参数输错了一位。"沈槐序的声音从数据舱传来。
她摘下防蓝光眼镜,金丝眼镜链垂在量子计算机的操作台上,"天秤座β星的赤纬应该是-16°,不是-19°。"
程砚知推了推滑落的护目镜,镜片上还留着昨夜通宵计算的公式残影。
他调出林枫妍三年前发表的《天秤座流星群轨道测算》,将数据重新导入系统。
全息投影在实验室中央亮起,无数光点从虚无中诞生,旋转着组成三维的天秤座星图——
每颗恒星都标注着精确的坐标和论文编号,正是林枫妍这些年所有的学术成果。
"激光阵列准备就绪。"沈槐序按下控制台的蓝色按钮,天花板上的量子纠缠发生器发出柔和的嗡鸣。
她指尖划过平板屏幕,调出今天凌晨青霭峰的观测数据,"需要把生日贺词编码进光子自旋态吗?"
程砚知摇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微型硬盘:"用这个。"
硬盘外壳上刻着「LFR-BD-2023」,插口处还粘着星大食堂的蓝莓酥碎屑。
当系统读取硬盘时,实验室的主显示屏突然分裂成十二块区域。
每块屏幕都播放着不同时期的影像碎片——
高中天文社野营时林枫妍调试望远镜的背影;去年英仙座流星雨夜她在清晏实验室记录数据的侧脸;今年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瞬间。
所有画面开始量子化处理,像素分解成基本粒子後又重组,最终在投影中凝成「734。5」这个数字——
她的高考总分,正在天秤座星图下方规律闪烁。
"频率校准完成。"沈槐序调整激光干涉仪的发射角度。
一束肉眼不可见的红外激光穿透全息投影,经由量子隧穿效应直接传输到观星潭上空的大气层,"信号会在18:30准时显现。"
程砚知突然想起什麽,从实验台下拖出个金属箱。
箱内是用液氮保存的量子晶体,外形如同蓝莓果实,表面蚀刻着纳米级的星座纹路。
当他将晶体放入特制发射器,整个实验室的灯光突然变成天秤座特有的蓝白色。
"声波耦合器还没接。"沈槐序提醒道,她耳机里正实时接收着燕京音乐学院演出的音频流。
阮听枝的大提琴声通过量子加密信道传来,每个502。3Hz的共振音都触发着晶体的发光频率。
程砚知打开实验室的备用终端,屏幕上显示着星寰大学法学楼的实时监控——
林衔月刚签收完那个悬浮星沙礼物,正对着阳光观察包裹里的贺卡。
他放大画面,看到卡片上烫金的字迹:「当法律遇见星辰」。
"三校联调完成。"沈槐序最後检查了一遍量子纠缠发生器。
倒计时显示距离信号发射还有117分钟,足够她修改今晚要提交的秋分测算报告。
窗外,暮色开始晕染北辰的草坪。
程砚知调试的激光器突然自动转向,光束穿透实验室的玻璃,精准指向观星潭的方向。